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5章 有事相求(1/2)

姜杨和姜云脸色一整,知道周老太这是要考验他们,这决定了他们能不能顺利从周老太手中拿到建设新工坊的本钱。

于是二人仔细的将他们准备的应急方案说给周老太听。

“……所以说,就算事情不顺利,等年底村里种的香菇木耳收成了,新工坊正好能分担旧工坊的压力,”

不得不说,在事情上,二人考虑的还算周全。

从工坊的建设、货物的售卖他们都考虑了至少两个方案。

听完他们的方案,在场的众人除了周老太和姜老头纷纷点头。

虽说这样会耽误建房子,但是等新工坊建好,可以做更多的单子,赚的钱更多了。

有了钱,建房子还不容易?

姜杨和姜云看着不说话的周老太和姜老头,有些不安地对视了一眼。

姜云忐忑地开口:“是有哪里不妥吗?”

周老太瞥了一眼姜老头,“老头子,你说。”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姜老头身上。

姜老头顿时挺直了腰背,“那啥,我也不懂做生意的事,但是吧,我就是担心,村里人把钱砸进去了,万一事情不成……他们能乐意吗?”

一听是为了这事,姜杨和姜云齐齐松了口气。

姜云:“阿公,这个您放心,到时候愿意出钱的,我们都会和他们说好利弊,再签好契书的。”

姜杨点点头,“要赚钱总要担风险,如果不愿意担风险,那也别想着到时候能分利,这事都是自愿的。”

可是村里那么多人呢,总有人只想图利不想担风险的。

不然不管是种香菇、种红薯,包括种水稻的新方法,都有人不愿意呢?

在姜老头看来,其实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有钱赚,有余粮。

且眼看着丰收在即,家里也马上要盖大房子了,干嘛要去冒这个风险?

姜云:“可如果当初不是我们家建起加工坊来,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姜杨也道:“当初主意是我们出、风险是我们担。还有种香菇、种红薯、种水稻,云娘一点也没藏私,能教的都教了。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村里人日子能好起来本来就是沾了我们家的光。但是我也知道,还是有人在背后眼红的,觉得我们家是靠着村里才赚了那么多钱。

这不正好吗?现在我们想建新工坊,但是本钱不够。村里想多赚的,就一起出钱,那以后工钱另说,只要新工坊有营收,他们就有钱分。

可万一新工坊亏了,那大家也就自认倒霉。不想担风险的,也别来掺和。”

姜老头顿时被堵的哑口无言。

一直默默听着的姜松也不由出声:“虽说一个村里的人互相拉一把是应该的,但是也没我们家出钱出力,他们还嫌我们给的不够多道理吧?”

身为家中长子,姜松往日可没少被村里那些想占便宜的人骚扰。

他们觉得姜杨心思多,难以应付,自知他们那些话若拿到姜杨面前去,恐怕说一句能被顶回来十句,因此便缠着姜松。

毕竟姜松是家中长子,他说的话,姜杨怎么也得听吧?

于是,有说要加工钱,有要替娘家讨菌种的,还有的是替家中偷奸耍滑的亲戚求情,想塞进工坊里,最好是什么都不用干,每日便能给上三五十文的工钱的那种。

姜松虽念着同村的情分,不想伤了和气,从来都是客客气气地拒绝了。

但是那些人的嘴脸,着实令人不快。

周老太见家中小辈们个个都是一脸不服,便也不再拦着,“行吧,就按这个章程办吧。”

“那可不行。”姜云突然开口,众人纷纷侧目。

只见姜云一仰头,义正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