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085章 仿效先祖旧例(2/2)

内诸军却是各行其事,互不统率,便难以做到齐心协力、上下将令通达,必然会导致战力减损,阻碍兵事。望圣上明鉴。”

各军制衡,自然能防范一军坐大,可也会导致他们不能合力抗敌。

刘崇望向来热心军事,故而看到了这个弊端。

李晔先笑着点了点头,肯定了刘崇望的谏言:“刘卿此言,算是说到要害处了。”

刘崇望也听出了天子这句话里的意思。

原来天子早有谋划。

他忙欣喜地问道:“圣上可另有良策?”

“谈不上良策。”李晔习惯性地谦虚后道,“如何统领各军,令其忠于朝廷又止步于减损战力,我正好有一个构想,诸卿且替我参考一下。”

“愿为圣上分忧。”三位宰臣齐齐表态道。

“先祖太宗皇帝划天下十道,各地设置折冲府,分摄各地兵马,再统归南衙十二卫统帅;又于北衙屯营禁军,归天子直率。如此南北钳制,统摄天下之兵,四海莫敢称雄,番蛮无不归服。

“其后各地设立节度使,分摄地方之兵,致使朝廷空有号令,却无人响应,方有藩帅不臣,四海崩析,致有诸病丛生,国事渐衰。

“我欲要中兴大唐,再拾先祖辉煌,莫过于仿效先祖旧例,重摄天下之兵……”

为何府兵制崩塌,为何北衙禁军最后全沦为了空壳,又为何要设立节度使、将中央权柄分给地方,等等,这其中无不有迫不得已的现实原因,绝不是天子说得这般简单。

再有,如今兵权已掌于各地藩帅之手,实际还远不止兵权,丁户、土地、赋税、盐茶利,等等,全部都落入了各地藩帅,又岂是一句仿效先祖旧例,就能收得回来的?

若真有这般简单,朝廷又何至于沦落到如今这个看藩镇脸色过日子的境地?

种种疑问在三位宰臣的头脑里升起。

但他们也没有急于插话。天子既然已提了出来,想必已有了对策。尤其是他们亲身经历天子英明神武,铲除了祸乱朝廷百余年的阉党,如今对当今天子的能力已深信不疑,甚至可说是盲目崇拜了……

所以,还是先听天子把话说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