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5章 举债度日的州府(2/4)

了。”&am;lt;/&am;gt;

贺淳华这话说出来,应夫人也忍不住低叹一口气。是啊,夏州距离和平还有十万八千里。&am;lt;/&am;gt;

“快开春了,那些田地若不确定归属,种上庄稼以后更难办。 “贺淳华正色道, “薪乡不是个例,别人都要睁大眼看我们怎么处理。”&am;lt;/&am;gt;

贺灵川喝了口茶: “明白了,我尽快去办。”&am;lt;/&am;gt;

应夫人在一边问起: “我听说,在我们到来之前,府库就已经穷到找不见两串铜板,怎么最近能有那么多粮食军资往前线运?”&am;lt;/&am;gt;

她很佩服丈夫,接手一个破破烂烂的州府,居然能打理得这样有声有色。&am;lt;/&am;gt;

贺淳华笑了笑: “多亏了十里八乡的大小贵族。”&am;lt;/&am;gt;

贺灵川代他回答: “前几天流言蜚语最盛之时,连四大家族也摇摆不定,以为浔州军队势如破竹,不日就要打到敦裕来。老爹一定是趁那工夫,办了点事儿。”&am;lt;/&am;gt;

其实丁作栋早就将城内的异状通报给他。&am;lt;/&am;gt;

“那时风声鹤唳,我游说这些望族乡绅说,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蚱蜢。夏州若是器尽粮绝,年赞礼到来一定将&am;lt;/&am;gt;

他们当肥猪宰了,所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贺淳华微微一笑, “他们深觉有理,因此自愿借钱补粮给州府御敌。”&am;lt;/&am;gt;

这个 “补”字咬重音。&am;lt;/&am;gt;

他虽说得轻描淡写,但应夫人深知丈夫最近早出晚归,人都累瘦了一圈,这些事情一定很不好办,中间不知有多少扯皮、推诿、拉锯、角力。&am;lt;/&am;gt;

贺灵川也奇怪了: “补是什么意思?”&am;lt;/&am;gt;

“还记得我没到任之前,州府粮仓积累的烂账?”&am;lt;/&am;gt;

“四大家族为首,到粮仓换粮挂空账,记得。”&am;lt;/&am;gt;

”我让越儿把账目理了个大概,再请这些豪绅送粮入仓填账。”贺淳华解释道, “账目亏空巨大,一时没法填平,但送来的粮食短时间内也够用了。 “&am;lt;/&am;gt;

贺灵川拍拍桌子:”老爹,你是真牛,还能让他们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am;lt;/&am;gt;

这个形容糟糕透顶,贺淳华夫妇面现鄙色。&am;lt;/&am;gt;

“他们何不迁走?”&am;lt;/&am;gt;

“没有官府在帐簿检引上印章,平民百姓私自流动算作逃逸,是大罪。”户籍管理,原则上是很严格的,平民迁居需要原户地出具证明。&am;lt;/&am;gt;

不过如今的鸢国,有些地方户册管理混乱,对常住人口也没抓那么紧了。&am;lt;/&am;gt;

像詹家这样的大族,早在贺淳华上任前就弄到了州府的检引,可以迁居别处。而其他逃难的平民不可能有检引,他们算是詹家队伍的吊车尾,寄希望于詹家大发善心,到了新地点能收纳他们。&am;lt;/&am;gt;

“再说基业都在这里,动一动就伤筋错骨。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能离开。”贺淳华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