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5章 运筹帷幄中(3/4)

两人来到结界中,便感觉眼前景物迅速变幻。赵黍一扭头,梁骁身影消失不见,自己面前忽然出现一张大桌,形如棋盘,正是两国交界之地。

正当赵黍疑惑之际,他手边凭空出现一份卷轴,也懒得计较梁韬的术法变化,他直接展开卷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九黎”二字。

“我来当九黎国的将领吗?”赵黍倒没有生气,继续展开卷轴详细。

卷轴之中写了赵黍麾下此刻有三万兵马,其中步卒弓手占了巨大多数,九黎国缺乏马匹,少数轻骑大多用来充当侦骑。

此外,赵黍麾下还有上百名来自九黎国永翠祠、圣兕谷、丰沮洞的巫祝司祭。他们在军中的作用,与华胥国的馆廨修士大体一致。

九黎国位处昆仑洲南土,那里山陵起伏、蛮族遍地,远在天夏朝之前就有百蛮之国的别称。天夏朝征讨南土,传播王化,使百蛮宾服。虽说花了几百年岁月与各类蛮族交手,却始终有接连不断的动乱。

因此当天夏朝衰微,对南土百蛮压制稍弱,过去臣服天夏的部族纷纷割据自立。

而由于南土鬼神祭祀历来极盛,部族头人大多具备巫祝司祭的身份,各部各族信奉鬼神也有不同,一些干脆就是切实存活于世的大妖,假冒鬼神,享受部族供奉。

跟华胥国玄门仙道昌盛不同,九黎国巫风浓厚,这些巫祝司祭所求不是长生久视之果,而且各部信奉也是驳杂不一。

但这并不妨碍九黎国拥有一批术法精深的巫祝司祭,还有手段奇诡难测的蛊师作为协助。

赵黍仔细翻阅卷轴,自己麾下将士中,还有一批蛮族,除了长着猪头的豕喙民,还有獠牙暴突、体格剽悍的凿齿民,以及背生肉翅、面带鸟喙的欢兜民。

这些蛮族每支大约两三千,数量不是很多,却各有用处。比如豕喙民能耐饥饿,可以长途跋涉,欢兜民能够短暂飞翔,善用梭镖,而凿齿民最喜杀戮,一旦上了战场便舍生忘死,受了伤还会狂性大发。

看到这些记述,赵黍暗中佩服梁韬之余,也不由得感叹,真正的战场不光是自己童年见到的惨状,还包括大量复杂的布置与算计。

如今战场范围划定在华胥国与九黎国一段交界地域,东北方便是蒹葭关,西北方是苍梧岭的余脉,连绵起伏的山陵切割出一块块破碎的谷地,村庄聚落在这些谷地星罗棋布,大军行进几乎只能依赖山中错综复杂的路径。

现在麻烦的是,赵黍并不清楚敌情状况。

毕竟战场不是下棋,不可能清楚看到对方每一步是如何落子的。赵黍根本不知晓梁骁那边的华胥国兵马数目,也不知道他会从哪条山中道路冲出,仿佛有一片巨大迷雾笼罩着广袤山林。

赵黍低头扫视大桌之上,他能看见自己麾下兵马屯聚在一座名叫武罗的城镇,只要心念稍稍凝注,便能如同拨弄棋子般调度他们,轻而易举,真就如同运筹帷幄的将领。

“既然敌情不明,那就派出斥候外出侦察。”赵黍念头一动,就看见几点光毫沿着各条小路发散出去,同时他开始分派大军,把守住通往武罗镇的几处要道。

而在结界之外,相比起赵黍梁骁的互不相知,场外众人能够同时看到两军动向。

赵黍与梁骁一样,都是先行派出斥候侦察敌情。双方斥候曾有几次接触,不过梁骁一方的斥候极为主动,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赵黍的斥候。

“奇怪?都是斥候,难道华胥国的就比九黎国的厉害吗?”石火光低声询问。

张端景言道:“未必,估计是赵黍还不清楚如何运用手上兵马。他以为斥候派出去就能探听消息,而梁骁则直接给斥候下令遇敌则杀。”

“还能够这样?”石火光颇感意外。

同样感到意外的还有国主,他向身旁朱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