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5章 无端惹仇怨(2/4)

的消息在东胜都朝野传播开来,其中真真假假、外人难辨。

其中最要命的一点,就是赵黍向国主进言清查土地人丁一事,不知为何泄露得朝野皆知。有些地方官员揣摩上意,还未得明旨法令,主动开始清查辖下大户,或者干脆借机勒索。

果不其然,一些地方因此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了发生大户豪民带着奴仆家丁围住县衙、掷砖放火的事情。

为此朝中公卿又争执起来。一方认为国主要明发上谕,不再清查田亩人丁,以此安稳民心;另一方则认为大可趁此机会,将国内积弊日久的人丁藏匿、田亩兼并势头扭转过来。

而挑起这桩事情的赵黍,由于获封贞明侯,难免受人猜忌,被认为是国主拿来试探朝野人心,看看能否以此在全国展开田地与人丁清查。

“日月不明,唯黍生光。百谷不丰,唯黍满仓。万民不安,唯黍大欢……”

马车中的赵黍听到街上童谣,无奈苦笑,他也不可能跟那些拿了一块饼就传唱歌谣的市井小童计较。

回到城北贞明侯府,在鸠江郑氏离开之后,这座深宅大院归赵黍所有。

只是如今侯府内中稍显冷清,赵黍没有家人,郑氏的奴婢仆从都被遣散。安阳侯看不下去,给赵黍送了几十名奴仆,给他伺候起居、洒扫屋舍。

“侯爷,缉捕司来人,目前正在客厅。”

赵黍刚入门,就有管家前来禀告。

“缉捕司?”赵黍心下嘀咕一句,来到客厅见到两人,一位是赏罚院的陆校尉,另一位则是缉捕司严司丞。

“让两位大人久等了。”赵黍上前拱手,连声致歉。

严司丞与陆校尉起身回礼,赵黍让管家仆人退离,问道:“两位大人亲自登门拜访,不知有何要事?难不成积宝阁一案还有疑点尚未查清?”

“这倒不是,我等此番前来,是因获得线报,最近可能有人要对贞明侯不利。”严司丞言道。

“对我不利?”赵黍一愣:“又有九黎国的刺客要来杀我了?”

严司丞答道:“近来我们在东胜都内外严加搜查,将九黎国的探子奸细逐一抓获,贞明侯暂且放心。”

赵黍目光深邃:“严司丞不妨直言。”

“真正要对贞明侯不利的,或许是国中之人。”严司丞言道:“眼下朝野形势,想来贞明侯也有所耳闻。几天前我们拿住了几名江洋大盗,得知最近华胥国绿林道上,居然有人悬赏贞明侯。”

“绿林贼寇,悬赏我?”赵黍抬手指向自己。

他觉得有些颠倒错乱,明明过去都是朝廷官府为了捉拿贼寇,发出缉捕文书时会附上悬赏。怎么这年头反过来,轮到自己被绿林贼寇悬赏了?

严司丞干笑两声:“贞明侯有所不知,这些江洋大盗、绿林巨寇也算是我华胥国一大痼疾了。五国大战的乱子不去说,首阳弭兵以来,不少归附华胥国流民军被裁撤,可当时很多事情没做好,致使一些军旅作乱谋逆。还有一些军旅明面上被裁撤,实际上转为强盗贼寇、呼啸山林,并且与地方豪族过从甚密。”

对于这些事情,赵黍都快听习惯了,问道:“也就是说,我对国主进言度田一事,触动了那些地方豪族的利益,这帮人打算纠集一伙江洋大盗来对付我?”

“正是如此。”严司丞答。

赵黍冷笑道:“我这是被人看轻了啊,什么江湖蟊贼都敢来找我麻烦了?”

“这也是我们要跟贞明侯说的。”一旁陆校尉言道:“这些江洋大盗不全是凡俗之辈,他们盘踞的几处险恶山泽,内中也有妖物邪修出没。”

赵黍问:“哦?这不正是缉捕司的职责所在吗?”

“惭愧,缉捕司真正能掌控的,也不过是东胜都内外一带。”严司丞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