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空想社会主义者(2/3)

4500吨钢材是什么概念,潘正炜心里还是清楚的。

加州的钢铁厂每个月卯足了劲死命生产,也只能够每个月生产出20吨左右的钢材。

在加州见识了梁耀是怎么练兵,在纽约参观了一些工厂之后,潘正炜的一些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他现在不再继续认为,11年前的那场战争大清输给英国人是紫禁城里的那位同情百姓,暂歇兵戈,不愿意和英国人继续打下去,以免劳民伤财。

这只不过是朝廷为了体面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而已。

实际情况是大清是真的打不过大英,大清引以为傲的八旗兵,需要从小训练才能够娴熟地掌握骑射技术,形成战斗力。

而梁耀在加州训练的加利福尼亚步兵团的步兵,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形成战斗力。更不用说军事体系更健全的大英。

梁耀聘用的埃尔维斯此前就是大英帝国陆军的军官。

埃尔维斯训练士兵就像工厂里能够批量生产的商品一样高效。

这些廉价的步兵,想要消灭训练有素的八旗兵,只需要扣动来福枪的扳机,将一颗价值不到2美分的弹丸从枪膛里射出去。

而大清弓箭和火绳枪的射程和精度远不如新式来福枪,至于火炮差距就更大了。

更何况,大清的八旗兵早已经烂透了,绿营也跟着烂透了。

大清已经不是愿不愿意和大英打的问题,而是真的打不过人家。

人家有更多的钢铁,更坚硬的船,更犀利的铳炮,更专业的军官,更职业的士兵,拿什么和人家打?

再这么下去,大清迟早沦为欧陆列强甚至是美利坚砧板上任由宰割的鱼肉。

“他请不请大清国,和大清国愿不愿意派人去是两码事。”曾锦依旧松辩解道。

“我会写信给朝中大员,告知他们我在美利坚国的见闻。”潘正炜没有理会曾锦松的辩解,只是不甘心地说道。

“没用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大清国要是愿意醒,五十多年前就醒了,不必等到今天。”梁耀说道。

内残外忍的大清国什么德性,他再清楚不过。

“我的老伙计,前往欧洲的旅程暂时只能搁置了,不过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的旅行,比如说从纽约到巴尔的摩,我们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检验一下北极星号的航行能力和船员们的水平。”

耶利米提议道。

“这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北极星号上有着充足的燃料和补给,范德比尔特欣然赞同,命令船员们鸣笛出发。

梁耀走出船舱,来到了甲板上。

码头上依旧是朝北极星号招手的兴奋群众,不过梁耀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北极星号的动力系统上。

范德比尔特将他的造船技术和造船厂全部转移给了他,他想知道范德比尔特所掌握的造船技术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北极星号的动力系统是两个庞大的步进梁式蒸汽发动机,其活塞的冲程足足有3  米,有4个巨大的锅炉,每个锅炉的直径长达3米。

两个庞大的步进梁式蒸汽发动机为两侧的明轮提供强劲的动力。

在蒸汽船还未普及的年代,北极星号无疑是十分先进的,至少在美利坚是十分先进的,没有能和北极星一教高下的对手。

但放眼全世界,北极星号只能说在奢华程度上是数一数二的,舰船上所使用的某些技术,实际上并不是最先进的。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