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零八章 刘珍(2/2)

着才能爬进去,里边有一块像一张床一样大的石头,周围还有一些大小的石块。阑

据说当年这里有一位仙人修道,石床和石块都是他当年的物品所化。

女孩子们也架不住好奇,钻进去爬了一圈。

等到她们从洞中出来,周至就开始讲关于这座山的故事。

“刚刚我们造访过先汪,当年他留有一首《题安乐山》,诗曰: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代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一身回首天边立,万壑皆从脚下看。阑

莫道烟霄无路上,但存仙骨到非难。”

“这首诗说的是我们夹川出过的一位神仙,叫做刘珍。”

“根据历史记载,刘珍,字善庆,绵竹或什邡人。开皇时期,也就是隋文帝时期,居住在安乐山里,有一天取自己的丹经钟磐,封在石室当中,说道:‘后六十年当有圣君取之’。说完于四月望日,飞升成仙了。”

“飞升之后还没有忘记家乡,当日降于隋文帝殿,历史记载是‘帝惊讶,骇叹异事,骑驰合江县问实’,本县县令接到皇帝诏书吓了一大跳,于是将刘珍的事迹‘抄录以闻’。而皇帝知道后,令主省库钱,于红寿年间,在安乐山建起了上中下三观。现在只剩下上观,后来演变成了山上的云台寺。”

“然后时间转眼就过了一个甲子,天下也换了主人。到了唐高宗的时候,皇帝听说这件事儿,便遣使者来夹川寻找,果然在白鹿洞里发现了刘珍留下的丹经钟磐,使者将之进献给皇帝之后,唐高宗诏即山建观,御题匾曰:‘延真’,这就是笔架山下延真观遗址的由来。”

江舒意有些疑惑:“真有这样的事情啊?”

“还是附会居多吧?”周至笑道:“我也吃不准,但是唐人的笔记里边的确是有这样的记载的。而由此引发的山上的神迹,也是很多的。”阑

“除了古人笔记,还有地方野史传说,那就更有意思了。”

“肘子你快给我们讲讲。”

“这刘珍的故事还有好些个版本,夹川的传说好多也跟他有关,故事大致就是刘珍是隋朝人,最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郎,家住夹川县先市识字场的岩上。

刘珍早年父亲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一人。刘珍就在先市上的一家私塾教书,每天早晨和傍晚出门打柴,母子相依为命。

闲暇无事,刘珍总要到红水河边或大桥溪口耍。在那里,他碰到一个身材矮小,胡须全白的道人。刘珍请他到书馆闲坐,二人谈诗论画,弹琴下棋。

那道人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什么都知道,和一般的乡下老人大为不同,两人因此就成了朋友。

有一天,刘珍问他:‘道长和我相识很久,还不知道尊姓大名,住在哪里?’阑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