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825章 十六国诸侯联军(2/2)

被范蠡提醒了一句后,庆忌终于反应过来。

感情吴国早就开始了密谋灭秦之事。

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倘若没有足够的粮食,不战自溃将是必然的结局。

以秦国现在的生产力,以及耕地面积,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前线战事,以及底层黎庶的需求。

这样的秦国,岂能不崩溃?

“范蠡,如你所言,秦人这般不遗余力的征召兵马来抵御我吴军,甚至于还采取避而不战的战法,属于饮鸩止渴。”

“正是。”

范蠡笑了笑,说道:“大王,在缺乏粮秣的情况下,秦人势必出战,不然等待他们的,便是死路一条。”

“为谨慎起见,大王还应该增益粮草于汉中,灭秦之后,缺衣少食的俘虏甚众,秦国民生凋敝,千疮百孔之余,也难免会有饿殍遍地的景象出现……”

“善。”

范蠡的这一番分析,已经让庆忌为之茅塞顿开了。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秦人再顽强,再同仇敌忾,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岂能继续作战?

为了避免类似于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不得不坑杀降卒的情况,庆忌需要早做准备了。

……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二十二年,即公元前492年,农历五月中旬。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后,年迈的齐侯杵臼,在召陵大会诸侯后,终于组织诸侯联军,浩浩荡荡的南下伐吴。

这一次,诸侯合纵伐吴,共计有十六个诸侯国,分别是:齐、韩、赵、魏、智、范、中行、中山、燕、宋、鲁、卫、陈、郑、曹、许,还有一个周王室。

周王室且不说,后边三个诸侯国,原本是吴国的附庸国,只是臣服吴国没有几年,所以向心力不够。

十六国诸侯联军,共计戎车二千余乘,兵力超过三十五万!

在这其中,光是齐国便动辄十万之众。

因为这一次的诸侯之长,是为杵臼。

作为被天子致伯的“霸主”,杵臼又怎能不出力最大?

此时的杵臼,已经不记得,自己会盟过多少次诸侯了。

就跟昔日的仁义霸主宋襄公一样,他的霸业,似乎是有名无实的。

但,杵臼相信这一次自己一定会成功!

只要击垮吴国,取而代之,齐国便能恢复齐桓公时候的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这正是杵臼的毕生夙愿。

所有诸侯联军,尽皆汇聚于召陵,杵臼于是发号施令,开始调兵遣将。

三十五万的人马,分作两路,一路军马进攻吴国的中部防线襄陵、沙丘,另一路军马,则是进攻吴国的东部防线,淮水一带。

为保证联军的粮道没有后顾之忧,以及确保各个诸侯国的利益,吴国的一众北方附庸国,还会被联军所瓜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