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基础建设(2/2)

以正面对抗的,想要无视英国人至少要等到自身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

不过英国人虽然表面上摆出了一副不希望陈墨做得太过分的样子,但在陈墨提出可以用复生的亡灵去拓宽苏伊士运河的时候,英国人却又扭扭捏捏的表示苏伊士运河是国际航道,需要注意影响什么的,然后转头就和陈墨谈起了拓宽航道之后,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划分。

苏伊士运河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之后的许多朝代这条运河或是废弃,或是有人重新将其疏通,但现代意义上的苏伊士运河则是在1869年的时候,由法国人主持修建。

而为了修建这条运河,埃及一共死亡了十二万劳工,平均每一公里死亡738.5人。

后来当时的埃及帕夏因为外债的关系,将运河股权卖给了英国人,英国人便由此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英国在埃及成立了运河公司,用以管理苏伊士运河的同时,还驻扎了最多时达到八万人的驻军,用以控制苏伊士运河。

运河每年可以产生相当丰厚的收益,但这其中只有极少数会分给埃及政府,绝大多数收益都落入了英国人的口袋。

作为穿越者的陈墨当然明白这条运河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说后世埃及之所以能够维持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运河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将苏伊士运河收回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只是现在英国人实力强大,运河区也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强硬的想要收回是不现实的。

因此陈墨才会提出扩建苏伊士运河的建议,并借此从英国人手中拿回一部分运河股份,从而获得了一部分利益。

英国人对于这个建议,在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同意,只不过他们很小气的只愿意分给陈墨10%的运河股份。

这显然不能满足陈墨的胃口,于是在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之后,英国人“慷慨”的把这个比例提升到了35%。

尽管这仍旧是一个无法让陈墨感到满意的数字,但在英国人提供了其他补偿之后,陈墨还是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