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九章 选择性同意(2/3)

在连这步棋都行不通了,再给朱祐杭追封什么?

亚父?

或者朱祐杭跟朱祐樘都为皇考?一个儿子两个爹?

就算有人有此等想法,也不会像朱浩那样顶着巨大的压力说出来。

双方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先这么僵着,而孙交出面请辞,算是双方对峙中唯一出来说点「斡旋」言辞的人。

朱四皱了皱眉,问道:「孙卿家你从回朝开始,就一直请辞,如今请辞的次数已经超过十次了吧?」

孙交回道:「是。」

「难道是朕不够礼遇?还是说你觉得朕有亏欠的地方?朕希望有前朝老臣,能站出来报效国家,拨乱反正,让朝廷走向正轨,难道朕做错了吗?」

朱四透出如此口风,大概还是不同意让孙交致仕。

孙交道:「老臣年老体迈,实不能坚持。「「这样啊……」

朱四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孙卿家,莫说朕不体谅,当初让你回朝,也的确难为你了,你如此年岁,还要没日没夜为朝廷的大事小情操劳,朕感念你为朝廷所做贡献,就同意你回乡。朕赐你吏部尚书名衔,来日便退了吧。」

在场很多人听得一脸懵逼。孙交请辞,就这么准了?

虽然加上吏部尚书头衔,听起来是对孙交的一种褒奖,但让孙交如愿退下去,就说明皇帝对孙交还是有所不满。

让你孙老头没事总喜欢当中立骑墙派,这下吃亏了吧?我们不待见你,皇帝也没把你当自己人!

本来你熬过今天,或许就能当真正的吏部尚书,偏偏这时候跳出来找存在感,终于吃瘪了吧?

「谢陛下隆恩。」

孙交如愿以偿,心中大慰,脸上浮现笑容。朱四转而瞪向礼部尚书汪俊,问道:「礼部,你们是不愿意执行朕的谕旨,要跟朕作对到底是吗?你身为礼部尚书,没有把朕放在眼里吗?」

汪俊一看这架势,好像明白到什么。

其实不但他明白了,那些挑头的顶级文臣,诸如蒋冕、毛纪和乔宇等人,也都看明白了。孙交请辞能成功,那是在给他们打样呢。皇帝这番斥责汪俊的话,不正好说明,皇帝想让汪俊主动请辞滚蛋吗?

汪俊道:「臣无能为力,请陛下另请高明!」说着,汪俊也把自己准备好的请辞奏疏拿出来,这东西众人已商议好,在场文臣几乎是人手一份,只是孙交先拿出来而已。

张佐赶紧下来,把汪俊请辞的奏疏转交给朱四。朱四接过去看过,冷冷道:「汪尚书为朝廷鞠躬尽瘁,在议礼之事上出力不少,只是没有洞悉朕的意图,总是想跟朕做一些不同的选择……好吧,朕也不为难你,你也回乡颐养天年吧。」

皇帝这次不同于同意孙交请辞,对汪俊的态度,分明是让汪俊主动辞职,毫无情面可讲。甚至可以说是把汪俊赶出朝堂。「陛下,请三思而后行。」

蒋冕虽然知道请辞是一种要挟的手段,但现在汪俊的请辞真被皇帝同意了,他还是要赶紧出面为汪俊争取。

要是礼部尚书都干不下去了,那谁来阻挡皇帝大礼议的进程?

朱四道:「汪尚书主动请辞,难道朕要拂了他的面子吗?还是你们觉得,朕跟诸位卿家应该继续这么僵持下去?

「朕把话放在这里,大礼议朕是坚持要推进的,这已不单纯是朕一个人的事,而是大明朝廷上下人人皆都应该在意的事。礼部尚书不能议,那就换一个礼部尚书上来,诸位卿家有意见吗?」

「陛下……」蒋冕实在听不下去了。

皇帝刚把汪俊赶走,意思是还不满足,要继续对他们这

些老臣下手。

蒋冕等人是何等委屈,自己一心为大明,却落得被皇帝厌弃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