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二章 传声筒,和事佬(加更)(2/3)

「这与你无关,他就这么个性子,连他父亲走前,也担心他会冒失坏事,让我提点和规正他,看来介夫是多想了,我有何资格能规劝用修这样的年轻才俊呢?」

「唉!」丰熙继续叹息。

现在杨慎真的是把自己搞成个所有人都嫌弃的异类,连蒋冕都对杨慎充满失望。

蒋冕道:「只希望他不要把事情闹太大,却不知这世上还有何人,能让其放下心中大石,安心做个守规矩的朝臣?」

丰熙想了想,苦笑着摇头。

杨廷和致仕,蒋冕和他丰熙都劝不动杨慎,还有谁能劝得动,让杨慎放下执念当个「乖宝宝」?

指望杨慎当个守规矩的朝臣,太不现实了。

杨慎顶着各方的压力,把他的「大礼辨」奏疏呈递上去,却好像石沉大海一般,一连多日连个水花都没激发。

皇帝不提,内阁和朝臣也没有在朝堂上有任何提及的意思。

好像皇帝那边不想节外生枝,而文臣又有意要保护杨慎这个刺头,以至于杨慎花费了万分的精力,做了一件两边不讨好的事情,然后他的上奏就这么被各方给无视了。

杨慎自然气急败坏,想要再行一些激烈的措施,找补一下。

却在此时,朱浩再一次到翰林院,特地请杨慎过去谈及有关大礼议的事情。

「你有事跟我谈?」

杨慎见到朱浩前来,还一副要跟他谈判的样子,自然觉得诧异费解,语气也就显得很有嫌隙。

朱浩道:「是这样,唐先生找过我,跟我提及你上奏之事。」

「他?」

杨慎坐在那儿,脸上带着怒色,「看来陛下早就见过我的奏请,也知晓没理由来辩,这是想通过你来息事宁人吗?」

朱浩先示意余承勋先出去,意思是要跟杨慎单独谈。

余承勋也觉得很费解,但还是给了朱浩和杨慎单独相处的机会。

朱浩道:「用修兄,有些事我也是听来的,作不得准,也没跟别人谈过,想单独跟你聊聊,你是否愿意给这个面子呢?」

「说吧。」杨慎态度仍旧很冷漠。

因为杨慎知道,这次朱浩代表的是唐寅,相当于替皇帝那边来当「和事佬」。

朱浩随手拿起桌上一本书,好像是先前他自己放下的,递给杨慎:「你看看,这是议礼派的人,重新整理的册子,现在于京师刊印,我买了一本回来。「

「不看!」

杨慎想都没想,就把书给挡了回去。

朱浩道:「唐先生到底是我恩师,他在兴王府多年,如今已很少过问政事,可他获悉的事还是比较多的。听他谈及,说是最近,陛下要让翰林黄学士进为阁老,留下议礼翰林学士的职位放给张秉用,或是唐先生。」

「张秉用?」杨慎皱眉。

要说杨慎看不起年轻后辈,更看不起张璁这样年老才考中进士的「投机主义者」,更不觉得张璁有何本事能当翰林学士。

朱浩叹道:「世事便是如此,谁支持陛下,谁就有机会上位,而唐先生自己无心朝事,不打算接受此差事,那就只有张秉用来担当……既然唐先生跟我提了,那就代表,这件事应该八九不离十。「

「砰!」

杨慎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大明官制,被一群人闹到乌烟瘴气,连最基本的升迁原则都浑然不顾了吗?」

朱浩道:「用修兄是想说陛下任人唯亲?可是你该知晓,自古以来无论是君王,还是诸侯、官员,任人唯亲者比比皆是,不任人唯亲反倒才会让人觉得怪异……大明如今,不也只是个人情

社会?这朝廷上下,说是不朋不党,但朋党之事又鲜见了吗?」

「敬道,你这话是何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