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七章 这次用点直接的方式(3/3)

,嘉靖十一年死。

朱四的薄情寡恩,在三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也有一定缘由,那就是三女都是张太后为朱厚熜选出来的,他不喜欢,生出逆反心理,导致后来他对内宫女人一直没什么好脾气,不然也不会发生「壬寅宫变」,差点死在女人手里。

朱四脸上全都是不满:「朕举荐个入阁人选,这叫节外生枝?一个在宫内,一个在朝堂,相互间不影响吧?还是说杨阁老不愿意让旁人入阁,影响到你施政?」

言辞极其激烈,简直是直斥当下这种不正常的君臣关系。

杨廷和听了心头发怵。

先前小皇帝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发作了?这是抽什么风?还是说我先前说的「节外生枝」字眼,触到新皇的逆鳞?

就在有大臣要跳出来「死谏」,让朱四收回成命时,小皇帝突然话锋一转:「算了,朕不跟你们争,入阁人选方面,朝中早就有过商议,想必诸位心里已有数,这两日朝堂上,把备选者逐一报上来,这次朕跟诸位卿家一起好好议上一议……朕不独专,最后遵从多数人的意见,如何?」

此话一出,新皇瞬间从一个任性妄为的昏君,变成一个尊重大臣意见的明君。

这转变……

真有点神经病啊。

……

……

朝议结束。

杨廷和刚回到内阁值房,蒋冕便近前询问:「介夫,你觉得……陛下此为何意?难道真要让刘仁仲入阁?」

莫说蒋冕没明白,连杨廷和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新皇到底是闹哪出?

乍提出刘春入阁之事,后面态度却突然变得模棱两可,意思是朕不强求。

这跟先前朱四做事喜欢用一些阴谋诡诈的手段不同,按照大臣们对小皇帝的了解,若皇帝真有意让刘春入阁,应该会旁敲侧击,不该如此直接才对。

越是如此,其中越有猫腻。

怕是背后还有个入阁候选者,伺机而动……

莫非小皇帝想让唐寅进翰林院,甚至直接入阁?还是说强推孙交上位?

再或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