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无所不用其极(3/3)

官两年多,口碑一塌糊涂。

普通百姓都知道张也铮是什么货色,湖广地方道御史没事就参劾他,但人家后台硬,到现在屁事没有,该捞钱继续捞,以各种名义搜刮,得来的钱财不断向皇帝送礼。

王府虽然对张也铮的作为看不过眼,但没明面上也没撕破脸皮。

后面接待州衙派来的使者的任务,就交到唐寅身上。

唐寅这两年学会跟官府中人打交道,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官腔很少,不过以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官场中人真不太适应,让他去反而是对迂腐官员最好的惩治方式……你永远无法跟一个无心于政治的人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什么利益输送,又什么权力格局,唐寅完全不吃你这套。

那些当官的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天唐寅见过州衙派来的使节,见完后都懒得跟兴王或是袁宗皋汇报交谈过什么。

他直接来找朱浩,告知朝廷对于应州大捷之事基本有了定案。

“……以兵部传来的消息,朝廷定下敌我双方的死伤数字,朝廷这边折损兵员大概六百多人,杀死、俘虏鞑靼人三百五十多人,这一仗虽然成功将鞑靼人逼退,但自身损失也不小啊。”

唐寅略显失望。

本以为真跟皇帝吹嘘的那般,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呢。

感情把敌人赶走的同时,自身兵马的损失比敌人还多?

朱浩琢磨了一下。

这跟历史上对应州之战“鞑靼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的描述何其相似?

双方数十万人规模的大战,前后历时半个多月,正面交锋都有五天,令后来鞑靼几十年不敢再大规模犯境,而达延汗也死在应州大捷发生的正德十二年……影响如此深远的一场大战,最后就这点战果?

史官对这个胡闹皇帝的抹黑,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题外话------

今天继续三更,天子求一波订阅和月票!

7017k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