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谁信谁傻(求月票)(2/3)

:“那意思是,咱俩一定不能同考咯?等我考县试时,你至少都是生员……等我考到生员时,你已是举人,甚至有可能已经是进士?”

“哈哈哈哈……”

朱三笑得很开心,“小京子,你总算有点觉悟,你的才学我们都看出来了,也就那么回事,你能跟朱先生比吗?”

“姐,别这么说……”

朱四赶紧去拉姐姐的衣服,觉得姐姐的话太伤人了。

朱三直接把弟弟的手甩开。

本姑奶奶连在课堂读书的机会都没了,在这里消遣京泓几句怎么了?要说心里不平衡,谁能比得上我?又有谁来安慰我?

朱浩道:“朱三说的不对,科举这东西,不是谁有才学一定能通过,一篇文章的好坏,好似一出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在科举中写出偏激文章来很容易翻船……这次我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应县试,不一定就能过,或许下次会跟京泓一道参加县试也说不一定。”

京泓坐回自己座位上,无精打采把书本拿起来:“你别安慰我了,先生说你一定能过,那就没有任何问题。我并非小肚鸡肠之人,祝福你早点过……你过了再把经验传授给我就行。”

看起来很洒脱。

但朱浩知道,想治疗京泓心灵创伤怕是没那么容易。

朱四则带着羡慕:“我一定要跟父王提请,怎么也得参加一次科举,看看我学的到底行不行。”

几个人都用古怪目光看向朱四。

这已不是朱四第一次表达出要以平常人的身份参加科举的想法,以他的身份地位,却对科举如此向往,足以说明兴王日常的教育有了效果。

朱四跟寻常人家的优秀孩子一道成长,就会不自觉把心态摆正,把自己看作普通人,追求的名利和荣耀也就跟普通人没多少区别。

没人会跟朱四说你将来要当皇帝,也没人拿培养太子的一套流程来要求和教导他,让身为皇家人甚至皇储的朱四保持这样轻松的心态,难能可贵,可说是兴王府的成功。

……

……

第二天就要参加科举,朱浩下午返回西院继续读书。

王府已安排好送考流程,来日清早会由陆松陪同朱浩、袁汝霖去城中贡院,今儿朱浩自然不会回家。

可此时朱浩家中却迎来了不速之客。

朱万简。

“……把话说明了吧,娘斟酌你儿子考科举之事,觉得锦衣卫之家出来的孩子还是务实一点好,之前说剥夺你儿子军职之事,不过是气话,娘说了,把职位还给你们三房,让你儿子断了考科举之心,将来老老实实当军户便可!”

朱万简语气间颇不耐烦。

可惜的是,朱娘已不是当初那个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岂会不知这个二伯哥的心思?最觊觎我丈夫职位的,不就是你们二房?居然跑这里来说些义正词严的话?

朱娘道:“小浩从小习文,没有一天练过武,他的身子骨有些单薄,就不考虑从军了,先夫的军职……该是朱家的便还给朱家,我们不想争。”

朱家越是想还回来,她越不能要。

这点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嘿,还执迷不悟!我看你家小子个头长得挺快,就是缺乏锻炼才瘦得跟高粱杆儿似的,这样,娘说了,让你儿子回朱家,找专人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个七八年,绝对是一条硬汉,承袭锦衣卫百户职……有什么不好?

“目前家里,大房那边没个习武的孩子,二房也没有称心的……说不定到最后锦衣卫千户职也由你儿子继承……”

朱娘听了直想吐。

朱家给人画大饼居然上瘾了?

她很想问朱万简,你说的话自己相信吗?我们三房连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