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 替罪羊(1/2)

郑家,是个难题。

是晋和帝的难听。

从来不是赵禹的。

赵禹小心翼翼又谨慎,无非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已。

晋和帝也果然长久的沉默了起来。

书信往来都不足以叫郑家想尽办法痛下杀手,而宇文是昶被押解回京就叫郑家急了,动用一切手段和人脉也要杀人灭口。

那是什么事?

通敌叛国。

这四个字在赵禹脑海中一闪而过。

且他坚信,圣明如父皇,一定也猜得到。

然则他还是保持沉默不开口。

赵禹想了想:“父皇。”

他开口叫了一声而已,就听见了自榻上传来的一阵叹息声。

赵禹抬眼看上去,晋和帝也正好掀了眼皮望下来。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赵禹突然就想起来前些天那些话。

他眉头一拧:“父皇是答应了母后,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不动郑家?”

晋和帝就又是一声长叹:“你母后说,只这一件事。大郎,朕也烦了,确实是烦了。”

他从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尤其还是拿这种话去说皇后。

烦了,倦了,实在是心累的很。

赵禹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感到的并非是新奇,而是无奈。

那种无力感,油然而生,从脚底一路蔓延至于头顶,席卷周身而来。

“父皇是对郑家烦了,还是对母后倦了?”

晋和帝已经开了口:“对郑家,也对你母后。”

他话都说了,也不会藏着掖着。

赵禹心头一震:“因为母后今次的言行?”

晋和帝嗯了一声,好半晌后,站起身来,踱下榻来。

他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焦躁。

“母后她……”

“她病体缠绵,病中朕一直都不忍心苛责她,就算这次知道郑家出了事,朕都没有想过要牵连皇后一丁点,传召你们兄弟进宫议事回话,虽然支开了三郎,可是这些事,从头到尾朕都没有想过瞒着皇后。”

晋和帝面沉如水,眸色黯淡,一点的光亮都没有了:“朕那时候想着,这事儿先同你和二郎商量过,再去跟你母后慢慢的说,叫二郎去说也行,得缓一缓,否则一下子全都告诉她,只怕她现在的身体情况受不住。

结果她那样聪明,敏锐的察觉到事情有所古怪,打发了三郎到福宁殿来问。

然后闹成这样。

朕总想着,她嫁了朕,是天家妇,是中宫天下母,她知道她身上应该背负的是什么。

这几十年来,什么都顺着她了,还有什么是她不满足的呢?

郑家几次三番挑起事端,给朝廷添麻烦,给朕添不快,皇后从来都没有想过安抚朕,也没想过给朝廷排忧解难。

她是给郑家写过信,给你外祖父和舅舅写过家书,但又有什么用呢?

郑家每每行差踏错时,总有皇后回护着。

郑家习惯了,天下人也早就都习惯了。

郑氏永远无错,只要有皇后在一天,便是杀人放火,也是无错的。”

他抬手按在眉间,捏着眉心轻揉了两下:“可是这次不一样!与南苑互通往来,那么多的书信摆在朕的御案上,南苑起兵反叛何等及时,又事先准备得当,叫朕怎么不怀疑朝中有内奸?

郑家正在这时候撞上来。那么多朝臣抄家流放,皇后却仍要极力保全郑氏一族。

大郎,你母后她,无药可救了。”

赵禹不知道要说什么。

他很难说是父皇变了心,不爱了。

爱之深责之切。

几十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