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一章 跟着大帅走(3/4)

“聚而不泄”,让水都变得咸卤。

至于街道状况,明朝陈龙正的《几亭全书》就说:“北地粪秽盈路,京师尤甚。”

古代人喝水,都是打浅井。因为地下水水位较浅,大部分地方只要挖一口几米深的井,就能有水喝。

但人口聚集的大城市里,却会因为粪尿乱排放,渗透到地下水,甚至导致“水皆咸卤”,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赵诚占下任何一座城市,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量兴建公共厕所,让人们定点排便,定时清理。

反正他是绝对忍受不了“水皆咸卤”的。

丁强显然知道“赵大人”的癖好,对卫生异常重视。

大街上干干净净,有穿着红马甲,拿着扫帚的人,推着手推车,不断在大街上维护着卫生。

“我们这是从强地学来的经验。”

看到赵诚关注这些“红马甲”,丁强立刻解释道。

“不错!”赵诚点点头,“我们为老百姓做事,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动脑!强地比怀安城早走了一步,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多多向强地学习是对的,可以少走弯路。

不光是要学这些表面的东西,实质的东西也要学习起来。比如强地对基层的掌控力度。强地为什么能对基层掌握得这么好?是因为有街道办的存在。

怀安城的街道办,也要尽快建立起来。一个个街道办,形成一张大网,才能把百姓交织起来,也才能把百姓的心连接起来。”

赵诚在谈话的时候,他的身后跟着一群人,都是大帅府的高官。

除了怀安军的丁强之外,其他所有武将都穿着灰色军装,有的剃了头发,有的没有剃;所有文官,则是穿长袍的居多。

大家都拿着笔记本,手里拿着一支中性笔,或者钢笔,认真地记录着要点。

丁强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然后,他就看到赵诚的目光看过来,顿时感觉有些手足无措。

因为这么多文武官员中,只有他的两手是空空的。

“呵呵!”

赵诚笑了,拿出一支华子来,点燃了,抽一口,手指头夹着。

“不用着急,你以前不懂,以后养成习惯,就好了。要多学习,多进步。我为什么要让你们都多拿笔记一记呢?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而咱们军政府,一直都在标新立异,管理方式,文化知识,更新换代都特别快,新名词层出不穷,你只靠耳朵听一听,是记不住的,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最好的方法,是用笔来记一记,先记下来,回去之后慢慢体会,慢慢学习。不光是你们,回头你们也要用这个方法,来要求你们的下属们。

另外就是你们中有些人,见我一面不容易,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提前记在笔记本上。咱们不搞君主臣子那一套,但是,可以拿那个来打个比方,这笔记本起到的作用,跟朝笏差不多。

你们在戏台上应该都见过吧?朝笏就是大臣上朝,手里拿的一块板子,上面记着这次上朝要说的一些事情。

那个总不如咱们的笔记本方便,不是吗?”

赵诚说着,示意身后的一名侍卫:

“小孙,你去拿几个笔记本,几支笔过来。在场的同志,看看谁没有的,给他们发一套。”

“是,大帅!”

那名侍卫答应一声,去拿了笔记本和笔过来分发。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先行社发展新社员的事情。咱们征讨军是由先行社领导的,先行社的思想委员,必须要安排到总旗去。

咱们征讨军的主要将领,也必须要加入先行社。今天,有意加入先行社的,可以举手,我来给你们做介绍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