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章 定西岐,二分天下(2/4)

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请相父出谋划策,助我西岐!”

姜子牙慢慢朝姬发望了一眼,轻轻颔首,叹了口气。

“自商王帝乙以来,天下诸侯混乱不断,时有叛乱。北海袁福通虽实力一般,而竟能拖延殷商十余载,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虽朝歌拥兵百万之众,战将千员,但纣王倒行逆施,诸侯四叛,早已是冢中枯骨,昨日黄花,沈信闻仲之辈更是逆天而为。”

“东鲁姜文焕拥兵数十万,日夜攻打游魂关,其与纣王有着杀父之仇,滔天之恨,绝不可能与殷商联合。”

“此人将虽勇兵虽强,但智略稍显不足,可以引之为援。”

“南楚鄂顺,同样拥兵十数万,南进三山关,虽连年征伐,却未进一步,此人胆略不足,圆滑有余,可以用,但不可以信。”

“至于北崇,则刚刚经历兵伐,虽未得之西岐,但也是成为四战无主之地,崇侯虎身死,诸侯各自观望,想必混乱之日不久矣,再无力支持殷商。”

“是以天助我西岐,公子岂有意问鼎天下乎?”

姬发听后闻言大惊,心中雷霆滚滚,差点连面前的座位的都未曾坐稳,相父不愧是相父,连造反都这么的肆无忌惮,更是走到了我的前头。

姬发很是感叹。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开口道:“相父,父亲一生都乃是殷商之臣,虽受冤屈也尽忠为国,我等岂可反乎?”

姜子牙正色道:“今纣王残暴,民贫国衰,肆宠妖邪,暗害忠良,四海之内更是思得明君。”

“公子既乃仁义之君,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能振臂一呼,当天下响应。”

“西岐城坚墙厚,粮多将广,民望甚深,更兼可东连姜恒楚,南抚鄂顺,外结北地诸侯,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尽起三军誓师东伐,率领西岐之义兵出五关,过黄河,踏孟津,统领天下诸侯。”

“百姓岂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公子者乎?”

“诚如是,则大业可成,天下可定矣。此乃尚为公子所谋。望公子继承先王之遗志。”

姜子牙说完,郑重的望向姬发,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西岐刚刚经历大败,先王姬昌又魂归九幽。

正是西岐需要振奋人心,笼络官员的时候。

更何况如今殷商有了沈信沈大夫这种圣贤坐镇,若不早些图谋,只恐气运逐渐深厚,亦难伐之。

天下的百姓其实不在乎谁人能坐天下,无论是西岐还是殷商,他们求的只是温饱,不用再受饿挨冻。

若是纣王真的在沈信的喝骂下醒悟,那西岐这些年积累的声望,积累的民心,将会一招散尽,没有人会为了反而反,大多都是官逼民反,迫不得已而已。

更何况王朝的胜负如今已经不在是关键,他来西岐还要主持封神大业,这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若是误了时辰,耽搁了封神,师尊那里怎能交代。

姜子牙又如何能够不心生急迫。

所以便出行险招,劝姬发登晋王位,统领诸侯,与那纣王争取天下。

言罢,姜子牙命士卒取出殷商地图,挂于殿内,指谓姬发道:

“此乃殷商全境之图也。公子欲成霸业,东连东鲁占天时,南和南楚占地利,西岐可占人和。”

“先平定北崇之乱,后即谋取五关进驻孟津,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天下也。”

姬发闻言心情激动,抚摸着那上方地图,连忙站起身来躬身一拜:

“相父之言,顿开茅塞,使发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只这一席话,乃相父远在西岐,便已定二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姬发又思考了一番犹豫道:

“可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