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论功(2/3)

“好。”

待许暮雪再次变成许暮,两人不再沿山梁行走,直接往东下坡,只要再穿过山下百来丈长的峡谷,就可以一直沿着石林前进了。那道峡谷也是由倒下的石柱构成,不长,但颇为曲折,在峡谷的入口,两人再次发现了车辙的痕迹,总算是又回到了正道。

两人庆幸找到了道路,兴冲冲地进入峡谷,走了数十丈后,忽见两丈多宽的道路已被数丈多高的乱石堵住,然后便听得人声鼎沸起来,那堆乱石后一下子涌上十名手持劲弩的大汉!再看峡谷上方,各有十几人冒出头来,自二十余丈的高处,用弓箭瞄向马上的两人。

贺齐舟刚想招呼许暮退出峡谷,却听身后传来赫连长吉的阴笑声:“你们跑不了了!束手就擒吧。”只见足有二三十人堵住了进来时的入口,个个不是弓箭就是刀剑,走在最前面的两个正是赫连长吉与另一个长相凶悍,一看就是高手的人!

“投降吧,我劝你们不要出招,凭你们还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箭!他们的强悍远超你的想象!”赫连长吉阴郁了一个多月的脸上总算展开了笑容。

……

土玉浑海西郡,半个月前,接到新王密旨后,康车丞相和元帅与手下将领一夜密会,在反戈一击与悄悄退兵之间犹疑不决,最终还是怯战的心思占了上风,找了个回援王城的借口,第二日便整军从南隘口撤离。

海郡王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敢下令阻击这帮混蛋的康车人。此后各种各样的坏消息接踵而至:康车国易主;北隘口外又多了李浩亲率的两万步军;追击赤焰的骑兵也返回了,听说赤焰已身亡;族里人心惶惶异动不止,已经有很多人向李浩暗通款曲……

李浩与张致仁商量后,明知一攻就破,也决定不进行强攻,让土玉浑人少受一些磨难,只是向谷内发出惩办祸首、余人不咎的信号。海郡王自知大势已去,匆匆交待好后事,拔刀自尽。部族长老带着海郡王若查的人头,在北隘口率族人投降,土玉浑之乱历时三月,至此平息。

吃过两次亏的李浩天性仁厚,并未对海西部过多清算,除了惩办几名力主反叛的头目,以及在反叛过程中抢劫、屠杀平民的兵将之外,其余皆放归各族。然后将海西部一拆为六,迁出其中四部到更加贫瘠的牧场,再迁入那些因战事受到损失的部落,算是海西部作出的赔偿。

因为担心虎视眈眈的北周,张致仁未作过多停留,命两路军队分别自甘、蜀回国;按出征时皇帝的意思,通知李浩,土玉浑暂时可以不派遣质子入京,而有伤在身的秦王姜竹随同其一起返京。

对于此次出征的战功,张致仁有了初步的汇总,将石渠镇的柏永与报信的贺齐舟列在了首功位置,准备请求皇帝对柏永等人去罪、加恩;???.iuai.om

然后才是平定康车国、击杀赤焰的李尘济、许暮,但李济尘表示不接受任何封赏,对于追击赫连长吉的贺齐舟与许暮,他也不怎么担心,这世间已经鲜有高手可以对付二人了,而且让两人远离齐国一段时间,也利于淡化逃婚一事带来的影响。

李济尘带着陆振耀回来时,便将自己的想法告之张致仁,没想到张致仁亦有此念头,这两人去年在绝境下都能安然自敌国返回,如今造诣大涨,更是无须担心。

功劳第三位被指给了姜坻,因为他不费一兵一卒就收降了那队重甲周骑,真要打起来,至少抵得上一营精兵。但张致仁对姜坻还是极为不满,未经通报,私自开出纳降条件实在是有违军纪,摆明了就是抢去主将李若谷的功劳。但对方是太子的嫡长子、皇帝的宠孙,这份功勋也只能让他留着;

排第四的是乌尔汉带领的天山派弟子及田炳率领的一百精骑;

然后是四川锦城派来的五千步军;

接下来是站上西宁王城作战的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