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十一章 幕后之人(2/3)

,等哪天回来了,再到你府上讨杯水酒。”

张秤亦是爽朗大笑:“一言为定,此案所获巨大,说不定下官沾了状元郞之光,朝廷会有重赏下来,到时哪是一杯水酒就算了,定要留张大人痛饮数日!”

“好,不醉不归!”贺齐舟辞别西河城,复西行。

“大人,贺公子是不是会隐脉?一个四脉怎么打六脉这么随意啊?”郑捕头看着贺齐舟背影觉得有些不可思义。

“大老爷对这次武举给家里传过一份邸报,我也收到过一份,姜坻知道吗?贺齐舟刚通了两脉就把他打败了;第二天对上我们家沐风,沐风算得上少年英雄了吧?他这个五脉可比一般的六脉要强多了,但也只能和两脉的贺齐舟打个平手!”

“现在离武举半年都没到,怎么可能功力涨这么快?尚书大人会不会搞错了?”郑捕头还是觉得有问题。

“呵呵,邸报上说,贺齐舟是在和沐风交战时直接从二脉跳到四脉的,而二脉也是之前一天和姜坻打的时候才通的,大老爷是不会搞错的。能当上状元的哪个不是怪物?”张秤笑道。

“这也太不讲理了吧?”郑捕头只能咋舌叹道。

“走,回城吧,你这些天一定要好好看住那三个道士,特别是天寅,别让他们向外人讲出贺齐舟的身份。”张秤吩咐道。

“是。”

……

一路所过驿站、城池,“四爷”的画像总是挂在最醒目的地方,不过贺齐舟也清楚,要捉住那人哪是这么容易的,那一路的关卡,还不知有多少人是被“大将军”一伙所收买的。

还好有了“周奇”这个身份,贺齐舟平安无事地进入雍城,西河侯的事情已经在雍城传了开来,贺齐舟正奇怪怎么消息这么快就传开了,后来一听城中百姓闲聊,便知原委。

原来是西河侯的几个嫡子故意派人散布,他们本就与姜棠不睦,如今更是因为此事可能与张家闹僵,便主动宣扬此事,更是挖出城中替姜棠办事的几个手下交于官府,以此来逼老雍王舍弃姜棠,让雍王全家都与那西河侯划清界限。据说老雍王已经含泪上书朝廷,请求严惩姜棠,也自请管教不严的罪责。

贺齐舟还是发现城中有好些人一直在偷偷观察由东进城的过客,也不作过多停留,第二日一早就出城西去,一路疾行,才两天就赶到甘州。一路上有越来越多的车队往东行去,而往西的大多是飞驰而过的驿骑。

贺齐舟只觉这一路是越来越荒凉,作为一省首府的甘州也远没有雍州那般繁华,只不过城池更为坚固而已。

贺齐舟在甘州也只是过了个夜,一早自西门而出时,守城的老兵见贺齐舟年纪轻轻,只是一人独行,便拉住他好生劝道:“小子,你知不知道西边马上要打仗了?怎么还一个人过去?”

贺齐舟当然知道其中原委,老皇帝改元不就是想趁两周相争之时北出嘛,进军路线不是从中路就是从东北,或者双管齐下,而进军的时间多数是明年开春。

经过一个寒冬,北周人瘦马饥,且牲畜正是生产之时,此时进攻有釜底抽薪之意。而北周自然不肯坐以待毙,最好的办法就是进攻西线,攻下肃州切断大齐通往西域之路,抢占其唯一马场,再断绝来自西域和土玉浑的马源。

大齐没有马自然无法持久作战,而进攻的时间不用想就知道是在秋收之时,周人进军神速,若想南进,唯有秋季才能靠抢夺粮食补给长线作战,所以明眼人都知道肃州难免一场大战,这也是肃州富户集体东迁的原因所在。

“大叔,我是去安西马场投奔亲戚谋个差事,我相信韩将军一定能打退周虏的!”贺齐舟自信说道,一路走来,虽然土地越来越贫瘠,但遇到的人却是越来越淳朴好客,。

那守卫又仔细瞧了瞧贺齐舟那即便是满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