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廷辨一(2/3)

灾粮必至,加上本地和淮北粮食成熟在望,如再囤粮,其粮价只会日薄西山,还不如趁有人高价收购时出手!而且,我估计当时江陵陈家已经亏空了不少,急需填补窟窿。当然,我也没料到江陵陈家居然无耻地将陈腐之粮混入!”

“那你可知那些霉变陈粮引起多少军中怒意吗?有多少将官被士兵怀疑克扣粮饷吗?”莫德正插话问道。

贺齐舟并不惊慌,答道:“两权相害取其轻,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没有那两万石,江陵府将马上陷入饥荒,饿死、作乱之人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从将军村到江陵府的两天路程上,已经发现很多人都食不果腹了,买卖子女的惨剧时有发生,我自幼生于盛世,不知饥馑为何物,但史书上记载的易子而食、饿殍满地的景象离现在并不久远,我想以陛下的仁慈,怎会忍心子民受难,更何况,江陵乃产粮之地,如区区水灾就要大量死人,不是人祸,还是什么?军中子弟谁会不怜惜自己的父母兄弟?如果此案明了之后,将苦衷告知军中将士,他们还会有怨恨吗?即便怨恨,难道那些掺杂坏粮之人不更加可恨吗?何况将士戍边难道不正是为了我大齐百姓的安居乐业?”

“好一张利嘴!”莫德正总算领教了贺齐舟比武功更强的嘴功,道:“军中令行禁止,法度为先,私动军粮就是死罪!”

“大人,小民也粗识军法,齐律军典有云:军中若遇紧极状况,等待命令将错失战机或者遭受重大损失者,可由指挥将官临机自决,那批船粮是路过江陵的最后一批税粮,如不借与江陵府,其损失的可是千百条人命!是蜂涌为盗的良民!是官府的声望!是我大齐的民心!如果您是押运官,您会眼睁睁看着百姓受难吗?”贺齐舟有些激动起来。

“说得好!”一直面露不快的兵部尚书张致仁大声说道,在军界,也只有他敢不给莫枢密史面子。

莫德正脸色一阵发青,楞了一下后,崩出几个字:“那可是战时之律!”

“莫大人,大灾如大战,这可是先祖说过的。”对面的刘晏提醒道。

见无人再插话,大理寺少卿已经不再自信,小心地继续问道:“贺齐舟,我再问你,救灾固然重要,那总督金炎指使金陵派一路搜刮沿途百姓、乡绅,也是你欺骗他们干的?张路遥贪污成性、最后私扣朝廷赈银也是受你蛊惑?你好好想想,不要因为气血方刚,受他们所蒙敝啊!”

贺齐舟心中暗骂:那家伙好恶毒,想要证明金炎和张路遥行为有亏,从而引导人们相信他们之前所做之事也都不是好事,而自己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总不能让人相信,自己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子,能将两个朝廷大员指挥得团团转?只能仓促答道:“我并不相信他们是那样的人,以我所见者,均是他们全力救灾之举!”

大理寺少卿冷笑道:“陛下,金炎指派的船只,一过广陵江就四处向沿岸百姓搜刮粮食,有百姓自发联名向朝廷告发!共计七千余人联署金炎恶行!”

“如何知道是金炎所为?”首辅陈裕问道。

“金陵派受陈炎之托,押运赈济粮,临行时金炎手递一个便条,上面有江北诸多乡绅、官户的名字,让金陵弟子沿途索要。其中有两户不从,金陵派便恃强凌弱,以武艺威压,还打伤过两名护院,现已进入武备馆的盛凌就是动手人之一,不过金陵长老李济尘已经承认是他所指使!”

“胡说!家师早于粮船十天就到了江陵府,如何指使别人?”许暮忍不住叫道。

“不可以有书信往来吗?再说,谁许你殿上胡言的?”少卿阴恻恻地回道。

“混账东西!”

王平循声一看是张致仁在骂,本以为是在骂许暮,却见张致仁指着自己鼻子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殿上的规矩要你来管?”

王平心中一阵恐慌,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