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五九章 安庆公主的复仇(2/4)

年便增至四万万以上。

这样的人口激增,虽然与版图的扩大、田地的开辟,及赋税的改变都有关系,但是与明朝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恐关系更大。由这一角度来看,考证番薯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是有它的重要意义的。”

简而言之,没有红薯的贱养代粮之功,中国就绝成不了亿民之众的泱泱大国。

这就是红薯的功劳,而现在红薯已经提前出现,那么这预示着什么...预示着大明帝国的崛起。

一口干掉一半的红薯,朱元璋一边吃着红薯一边道:“榔儿...按照你的要求,咱已经下旨,颁布了生小孩奖励政策,只要你多生一名孩子那你就等得到五两银子,跟着每一年都会一两银子的养育钱,一直到孩子十四岁。

这样一个孩子,咱们就要给十九两银子。”

“嗯...。”朱榔笑着点头:“太好了,父皇,这样有了保证,那么生孩子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样我大明的百姓也会越来越多。”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大家再次开始有说有笑,朱标则是看着朱榔问道:“榔弟...你答应我的四轮马车什么时候能送到了,现在我们大明的水泥路已经基本上都通到了各大府城,以后要是有四轮马车,那就更加的快速了,可是你这四轮马车也是太慢了。”

“我知道,我知道,已经在加班加点了,不过,还有一些小细节没有完,等这个小细节完成之后,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那个时候,你想要多少都可以。”

“我要那么多做什么,我就要我的那一辆,你要快点。”朱标嘿嘿的道。

朱榔笑着点头,与此同时,又有两人从外面走了过来,正是安庆公主和他的驸马张超,朱标看到对方之后,立即对朱榔道:“那位就是张超。”

朱榔抬眼看去,一位儒雅的男子带着淡淡的微笑陪在安庆公主的身边,两人一起缓缓的走了进来。

“安庆拜见父皇,母后。”安庆一个躬身。

这边张超则是直接跪了下来喊道:“张超叩见陛下和皇后...!”

“呵呵...!起来,起来!”朱元璋笑着让安庆和张超起来,跟着朱元璋对张超一指朱榔道:“张超呀,你认识他吗?”

张超立即一个军礼喊道:“见过大将军。”

朱榔看着张超微微点头:“张超,不用这么拘礼,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坐吧...!”

朱榔笑着让张超坐下,安庆和张超也是坐了下来跟着朱榔就问了一些关于张超以前的事情,张超都一一的回答,等聊了一会天之后,就开始了用膳。

期间安庆表现的是一点异样都没有,而朱元璋很喜欢这位张超,夸这位张超有情有义,和安庆是良配,后来朱榔从朱标那里得知,这位张超也是很不容易的。

张超山东盱眙人,原是一位普通农民,6年后,由于旱蝗迭至,颗粒无收,不得已而去求助于从盱眙迁往濠州(今安徽凤阳)的叔父一家,不料濠州天灾比盱眙还重,其叔父,叔母和三位堂兄均在饥寒交迫中染病身亡。

小弟弟张豪后来又离乡出走,一去杳然无音。

张超的奶奶闻讯悲痛欲绝,终因劳苦忧伤过度而去世。

临终前,嘱托张超两件事:一是照顾好自己,二是找到小弟弟的下落。

从此,张超开始带着自己奶奶的临终交代,离乡背井去讨饭,同时多方打听张豪的下落。

一路上,兵荒马乱,难民成群,他见哀鸿遍野,不禁又联想起去世的亲人。为使人世间尽量减少一些悲剧,他尽管自己多次饥寒难忍,而一旦讨得食物、衣物,也总是分给一些更可怜的人。

有时候,他们路过农民的庄稼地,见稀稀拉拉的玉米秆上有些可吃的,还总是劝自己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