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可能有了(2/3)


当然,做笔记的还有田边有郎。

在沪上的时候,方乐术后用的就是中医的方法,这一次依旧如此。

这一次是方乐做的第三例肝移植手术,就目前来说,方乐做的三例肝移植手术,包括之前的一例半离体肝肿瘤切除,患者预后效果相当好。

如此好的预后效果,让田边有郎不得不重视方乐的术后治疗方法。

手术顺利,预后好,如此一来,随着方乐做的手术越来越多,方乐在业内的口碑自然也会越来越好,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衡量一位医生水平的,永远不是什么新术式,什么花里胡哨的炫技,而是预后,这一点田边有郎很清楚。

“从症状上看,患者现在是阴黄症状,可以茵陈术附汤合五苓散,淡渗温化相辅相成,先用药,看看效果。”

程载明急忙记了下来。

从某种程度来说,肝移植患者术后以中医治疗为主,也算是提升了中医科的地位了。

要是形成惯例,以后哪怕西京医院成立肝移植中心,中医科依旧有参与权。

现在程载明倒是有点理解方乐最初说的,让中医参与进去这句话的含义所在了。

无论什么时候,首先有了参与权,才能展示出自己的地位,当所有人都有了认知,那么你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中医的地位就是在不断的退让中一步一步让现代医学蚕食的。

这个,我让了,那个不争,然后就一步一步的被压缩,被蚕食,阵地逐渐丢失。

最初的时候不争,但以后想要再争的时候,阻力就很大了。

到时候人家来一句,中医有没有肝移植术后治疗的经验?

这方面有没有先例?

就让你很被动。

现在从一开始,中医就参与进去,让所有人都看到效果,那么在以后,遇到难题,遇到困扰,不等你开口,就会有人提议:“中医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让中医参与嘛。”

这就是地位,这就是影响力。

当然,前提是你有能力,也做出了成绩。

在九十年代这个时候,有水平的中医医生还是有一部分的,这个时候话语权不丢,阵地不丢,对以后培养人才也有很大的作用。

正如后世网上一些人讨论的,一些人不愿意学习中医,和中医逐渐沦为慢郎中,没有地位,没有收入,不能创收也有很大的关系。

可如果中医在术后治疗、急诊领域站稳脚跟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说一句市侩的话,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想要创收,首先要留人,那么吸引患者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必然是治疗效果。

如果医院口碑差,患者都不愿意去,你何谈创收?

下午忙完,术后分析会议定在了第二天。

方乐下班已经快七点了,不过陈志明还是在医院等着。

答应了和人家副总吃个饭,方乐也没有食言。

不过方乐和全宜民也没什么话说,饭桌上也都是全宜民和梅天群两个人可劲的奉承,方乐客气的应付,表面上也算是宾主皆欢。

方乐也算是给足了陈志明面子,让陈志明在领导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既然诚心挖人,方乐也不给陈志明玩套路。

要不然,到时候哪怕陈志明人来了,方乐可能用着也不放心。

吃过晚饭,回到家,已经是十点多了。

方乐刚刚冲了澡出来,就听到客厅的座机在响。

作为急诊科医生,下班之后听到电话响,真的不算是什么美妙的体验。

来到座机边上,方乐接起电话,非常庆幸的是,不是医院打来的,而是张曦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