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2章 刺(2/3)



沿着渭水南岸,王家庄以西,练兵大营以南,形成了一条大约三里地的草市,茅草房都是草草搭建而成,但却出现了许多商铺和饭馆,前来的小贩也是络绎不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总是伴随着生意经。柴米油盐,吃穿用度,数万人的需求,可不是个小数目,草市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应运而生。

原先流民聚集,乱糟糟一团的渭水两岸,此时却已经变得井然有序,流民们身上的衣服依然破旧,但心态上的变化,以及身体上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

必须有厕所!&nb;必须不能随地大小便!

顺着王家庄周围,沿着官道,即便是没有人家,每隔两里左右,就有一座盖好的厕所。而在草市和王家庄,厕所更是无处不在,仿佛是这里的建筑象征。

而茅房墙上大大的&nb;“&nb;男&nb;”&nb;和&nb;“&nb;女&nb;”&nb;字,也标示着男女分别入厕,甚至有专门的厕所管理人员,定时对厕所进行清理和冲洗。如果你没带手纸,厕所门口的管理人员,会免费给你提供,但却只有薄薄的三片,如果你多要,则需要另行购买,一个铜板也能买一叠。

必须上厕所,如果有人在集市上随地大小便,一旦被发现,受到的惩罚可是相当严厉,除了钱财上的损失,还有可能被张榜警告,更有甚者被当众罚站,惹来行人的阵阵围观。

黄白之物,除了影响市容,也容易引起瘟疫和疾病的传播。这在明末这个乱世,可是极其可怕。

由于深水井的存在,也使得用水变得容易,烧水变得容易,卫生上的清洁也是水到渠成。尤其是那些女子,更是个个精神焕发,变得尤其漂亮了起来。

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是人精神上的转变。人一旦有了希望,看起来也要精神的多。

再加上水源充足,秋收大丰收,聚集在咸阳县的流民们,终于有了一口热的吃食。

街上人来人往,饭馆里热气腾腾,当然最多的还是米粮油盐这些商铺,民生虽然依旧凋敝,但总算有了百废待兴的希望。

当然,其中也有秘而不宣的赌场、妓所,混乱动荡的年代,这也无法避免。

只是一场垦荒屯田,其中带来的却是难以估计的变化。垦荒屯田的五六万流民,让咸阳城南的渭水南岸,成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之所,其热闹程度,即便和西安府相比,也不遑多让。

“公子,这怕不止有三四万人吧!”

董士元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摇头一阵惊叹。

浩浩荡荡的流民大军,让他不由得目瞪口呆。王泰硬是用一人之力,带动了咸阳县地面上的垦荒潮。

“不止三万,应该在五万以上。”

王泰微微点了点头。一业带动百业,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不说,光是一个农业种植,就要带动不知多少人就业。

目前只能如此,将来却是要百业繁荣,只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王二他们回来了没有?”

“公子,他们去了西安城,除了要找孙副将,还要买许多庄子里用的东西,恐怕还得等等。”

王泰点了点头。他倒也不是着急,既然这些家伙出去了,也让他们好好玩玩,放松放松。

“秋收已经结束,秋种很快就要开始,流民很快就会清闲下来,里面的民兵,可是要好好训练,表现不错的,可以吸收到乡兵队伍。”

董士元赶紧答应,嘴里却迟疑道:“公子,咱们已经有了千人左右,要是继续募兵,公子可要小心你的钱袋!”

王泰哈哈一笑,朗声道:“才一千多人,你心里满意吗?”

董士元还在琢磨王泰话里面的意思,王泰已经大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