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章 弹劾(1/3)

冬去春来,紫禁城朱墙上的枯草泛绿,又恢复了几分生气,虽说吹面不寒杨柳风,但京城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偌大的紫禁城,还是沉浸在一片凄冷之中。

此时的乾清宫中,满脸正气凛然的言官正在上奏,所言所语,惊世骇俗,满朝文武栗然心惊。

“王泰在河南大肆杀戮,人人自危,百姓苦不堪言;王泰控制瓷器买卖,所得未能向朝廷交税,售物所得中饱私囊,国法难容;王泰在襄阳城外开炮,射杀百姓,死伤无数,王泰为一军主帅,罪莫大焉;王泰部下睢阳卫指挥使董士元、河南卫指挥使杨秦,丢掉洛阳城,有失藩之罪,罪当问斩。王泰有失察之罪,理应革去河南巡抚一职,下狱问罪”

右佥都御史范志完双手捧着奏折,大声弹劾着河南巡抚王泰,言词慷慨,丝毫不顾御座上崇祯脸色的难看。

再看满殿大臣,内阁首府范复粹、兵部尚书陈新甲、户部尚书李待问,所有大臣都是垂首而立,人人不发语音,似乎老僧入定,超凡脱俗,魂魄升空。

也有许多大臣汗流浃背,不时小心翼翼,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听着范志完的诛心之论。

弹劾河南巡抚王泰

这个范志完,是不是疯了

谁都知道,河南巡抚王泰简在帝心,他在河南高举屠刀,大肆杀戮,但说起来,那是奉了皇帝的旨意。而他真正射杀的,不过是卫所的一些蛀虫军官而已,职权范围之内,手段虽然暴烈,但那些人却都是死有余辜。

何况,河南天灾不断,民怨沸腾,连年战乱,已经是垂死边缘,王泰励精图治,仅仅两年功夫,河南不仅稳住了局面,而且还向朝廷解银上百万两,这种能吏,说是大明独一份,也不为过。

更不用说,王泰诛杀张献忠、罗汝才,大破李自成了。这可是连卢象升、洪承畴、熊文灿等人,也没有办到的事情。

不过,王泰为国为民,两袖清风,却和本朝“官以财进,政以贿成”的大流背道而驰。试想想,满朝朱紫,若是人人对王泰赞誉有加,岂不是凸显了自身的肮脏。

这也是士大夫们人人噤声,明知范志完胡咧咧,却没有几人站出来为他仗义执言。

在他们看来,明哲保身,不弹劾王泰,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崇祯位于御座之上,看着大殿上的煌煌士大夫,心里凉了半截。

历朝历代,士大夫们都是如此,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维持朝廷的利益,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若是太平盛世,这或许无可厚非,武夫当政,本就是历朝大忌。

可如今国家动荡,这些读书人还是如此指鹿为马,到底是为了朝廷,还是要毁了朝廷

杀了王泰,或是贬斥王泰容易,但河南的烂局谁来收拾难道又要天灾人祸,旱灾蝗灾连连,河南休矣

“王泰经营河南,励精图治,即便敛财,也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王泰本就是巨富之家,却几乎身无余财,百姓爱戴,人称“布衣巡抚”。以钱财问责,恐怕人心不服。”

崇祯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瓷器、番薯又能卖多少银子,王泰自上任向朝廷所捐钱物,何止百万

感觉到崇祯的无奈和疲惫,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魏藻德立刻站了出来,大声道:“启奏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崇祯点点头,疲惫地摆摆手。

“卿家有话,只管说来”

魏藻徳正色道:“陛下,建奴兵围锦州,关外战事紧急,王泰之事,还是稍后再议吧。”

魏藻德,这位崇祯十三年的状元,擅长辞令,有辩才,因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年仅36岁,已经官至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可谓是官场上炙手可热的新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