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章 用心良苦(2/3)

的,老子奉的是杨督师的军令,还让老子等,是不是不想活了”

“再不让开,老子拆了你这城门”

骑士们气势汹汹,不过,若是仔细打量,12个人里面,有些人眉宇间,掩饰不住的焦躁不安。

不过,那些个守城门的官军,显然都已经被骑士们的狐假虎威所迷惑,满脸赔笑,连连点头哈腰。

也许他们早已麻木,丧失了荣辱之心,即便是流寇来了,又与他们何干除了欺压百姓、捞够油水,什么国家黎民,礼义廉耻,又与他们何干。

骑士们趾高气扬,领头的军官李定国,不,张定国却是不动声色,甚至有些游离。

此时的他还叫张定国,巨寇张献忠的义子,年方弱冠,高大威猛。此刻,张定国站在骑士们队伍前面,望着高大的襄阳城墙出神。

崇祯十二年1641年五月,张献忠和罗汝才分别在湖广谷城和房城起事,在大明督师杨嗣昌围剿之下,虽有玛瑙山大败,但元气未伤。见官军来势凶猛,献军和曹军挺入四川,千里大行,不仅拖垮了官军,更是让官军内部分崩离析。

官军一盘散沙,张献忠和罗汝才趁机各个击破,从容出川。

正月十三日,张献忠部在开县黄陵城大战官军。明军主力左良玉部先溃,其他各部乱成一团,明军游击刘士杰当场被击毙,猛如虎之子猛先捷、游击郭开、李仕忠丧命疆场,猛如虎的侄子猛忠矢尽弦折,拔刀自刎。猛如虎率牙兵奋力拼搏,中军马智挟猛如虎冲出重围,只顾逃命,马仗、军旗、军符丧失殆尽。经此战后,明军元气大伤,左良玉由于对杨嗣昌积恨甚深,对军令置若罔闻。张献忠即将由四川东出湖广时,左良玉竟率军开往陕西汉中。这样,张献忠、罗汝才部毫无阻拦,一马平川,顺利进入湖广。

二十五日,张献忠部攻克兴山,杀死官军守将吴国懋、知县刘定国,探得襄阳城守备单薄,乃定计奇袭。

张献忠想要攻克襄阳城,不仅因为这里是杨嗣昌的大本营,粮食辎重尽集于此,这里还关押着他的智囊潘独鏊,以及他的妻妾,这些人在玛瑙山一战被俘后,一直就关在襄阳府大狱。

张献忠军一路急行军,沿途破坏驿站,抢在杨嗣昌之前,到了襄阳府地面。他们撕去杨嗣昌在各地张贴的告示,重新刻印假告示,假借杨嗣昌的名义发布军令:“献忠已死,余党皆散。闯贼猖獗日甚,调襄阳守将,速领兵下河南援剿闯寇。”

几天后,襄阳守军果然尽撤北上。同时张献忠让将士混进每天进进出出的人群,潜入襄阳,探听虚实,充当内应。

张献忠占据当阳,离襄阳300多里。地势低平,适合骑兵行进,张献忠早上从当阳出发,当晚即可到襄阳。真可谓朝发夕至。碰巧,在通往宜城途中,意外截获了杨嗣昌派往襄阳领取军饷的官员,收缴了有关的公文和兵符。

喜从天降。张献忠当即决定派义子张定国带11名骑兵、300勇士,诈称督师衙署的差官,拿着调兵文书入城;又让另外一个义子张文秀率部扮为商人,把武器混入货物中,随车运进城内。

此刻,面对这慵懒的防务,张定国都怀疑,自己率这300勇士,也能摧枯拉朽,拿下这襄阳城。

不过,军令如山,内外并举,拿下襄阳城,似乎更为稳妥。

“都给老子住嘴谁要是再敢污言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语,军法从事”

张定国回过神来,一声怒喝,其他正在咋咋呼呼的骑士们,一下子鸦雀无声。

一旦口不择言,漏了马脚,坏了大事,谁能承担责任义军奇袭襄阳,除了城中如山的辎重粮草,还要震慑杨嗣昌,敲山震虎,让皇帝知道,他义军不是想剿灭就剿灭的。

张献忠四个义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