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5章 自负(3/3)

妥当了吗”

和众人寒暄完毕,来到王泰身边,杨嗣昌满面笑容,看着自己一手举荐的爱将。

“督师放心就是。50万两白银,还有10万石粮草,都已押往襄阳府。按照时间,此刻应该已经到达了。”

王泰躬身行礼,恭恭敬敬。

“好”

杨嗣昌欣慰地点了点头,大声道:“要是都如王指挥使这样勤政不怠,一心为国,何愁献贼不灭”

晚上巡抚衙门大宴,杨嗣昌和王泰、高名衡等人相谈甚欢,一旁的河南巡抚李仙风、河南总兵陈任学都是插不进话去。

王泰见杨嗣昌情绪高涨,对剿灭张献忠志在必得,想起历史上张献忠坐大的必然,便小心翼翼,借机劝起杨嗣昌来。

“督师,武将跋扈,左良玉、贺人龙皆是跋扈,难以节制,督师还宜安抚二人,不可使其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误了剿贼大事。”

杨嗣昌心头不快,放下手上的筷子,眉头微微一皱。

“处之,我奉圣恩剿贼,此次必立大将一员,总统诸部,听其指魔,共臣谋画,转行调度。而后以威众则无不服,以用众则无不调,以杀贼则岡不推,以平贼则岡不效。”

他看了看周围诸人,压低了声音。

“本督有圣上敕旨,可以便宜行事,又有尚方宝剑,谁敢鼓噪,军法从事。你在河南,做好分内之事,圣上对你赞赏有加,你要用心做事,不要被旁人抢了风头。”

杨嗣昌郑重其事,难得地拍着王泰的肩膀,殷殷叮嘱,旁人看着都是眼红。

王泰心中一惊,这似乎是提携之语。但想起历史上杨嗣昌的悲催结局,还是压低了声音,苦苦相劝。

“督师有济世匡国之能,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陛下、朝廷缺督师不能。然人无完人,沙场征战,人心难测,应变将略,恐非督师所长。左良玉、贺人龙,武将跋扈,四川巡抚邵”

“够了”

杨嗣昌脸色铁青,不自觉大了声音,周围人都是一惊。

“各位同僚勿惊,督师不过是多喝了几杯,无妨,无妨。”

高名衡起来打圆场,杨嗣昌拱了拱手,酒席如旧。

“王泰,剿灭流寇,本督心中有数,你就不要多言了。”

杨嗣昌和其他官员交谈起来,王泰几次想劝阻杨嗣昌,反而怕惹杨嗣昌不快,便把话都憋回了肚子里。

“少将军,此去湖广,还请劝诫督师,小心处理诸将关系,尤其是左良玉和贺人龙,这二人跋扈惯了,千万不可以轻率从事”

见杨嗣昌难以劝说,王泰低声向杨山松交待道。

“王指挥使,听说你在济南城灭了鞑子的威风,怎么这胆越打越小了”

杨山松双眉一扬,冷冷一笑,志得意满。

“张献忠区区几万乌合之众,各方官军精锐聚集,还不叫他灰飞烟灭 至于各路将领,谁敢造次,斩了他就是”

王泰心里凉了半截。主将如此骄傲自满,下面人心难测,难道杨嗣昌,还要走历史的老路。

第二天,王泰去驿馆送杨嗣昌,到了驿馆外,却被告知,杨嗣昌已经马不停蹄,直奔襄阳去了。

王泰怔了半晌,此刻杨嗣昌信心满满,谁的话都不会听进去,只有盼望他能创造奇迹了。

“派人告诉刘朝晖,让他尽快,早些布置”

想起历史上的那些痛点,王泰心中一动,开始叮嘱起一旁的杨震来。

王泰说完,杨震目光中都是惊诧,点点头而去。

王泰目光幽幽。他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有些事情,他要未雨绸缪,早些经营,才能一击即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