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1章 舆论(3/3)

愤怒,又慢慢平息下来,良久,化为了一声叹息。

宗室之弊,世人皆知,崇祯自然也不例外。但祖宗之制,积重难返,他朱氏子孙,难道要拿祖制开刀

“至于仕进出身,非草民敢望项背,乃高门大阀,仆从如云,田连阡陌而不知休。地方乡宦,窖藏金钱而不知止,杀人于寸幅之中,破家于立谈之顷。 百姓无以为生,沦为奴仆佃户,家无隔夜之粮,身无片絮之暖,民生凋敝,可见一斑。”

崇祯皱起眉头,这报纸上所说的官绅枉法之事,和他派高名衡巡按河南的初衷吻合。难道说,这是高名衡的手笔

“孙某本是考城乡宦,颇富田产,本府范姓世家窥覷其田,抢夺不得,一夜竟作蒙面大盗,尽杀孙某一十三口,老幼屠戮,夺其田产,三年而无牢狱之灾,咄咄怪事,天下奇谈”

崇祯翻到另一页,目光在标题“君主论”上停下,仔细看了片刻,缓缓放下了报纸。

虽然报纸上各篇文章谈到本朝时多批评,但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更有诸般见解、解决方法,让他眼前一亮,甚至有醍醐灌顶之感。

尤其是“君主论”那一句:“百姓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强大的意志,但百姓畏惧君主,则是君主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因此,一名君主应当立足于自己的意志之上”,深得其心。

自己要是乾坤独断,和东虏弹劾,也就不会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了。

“陛下,这小报由京师以外传入,为时约月余,要不要派人去查,封了此报”

王承恩看崇祯眉头紧皱,若有所思,试探性地问道。

“查封了它,又岂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崇祯摇了摇头,他看了一眼王承恩,冷冷一笑。

“有这报纸在,朕也可以多了解天下的民心动向,也可以替朕敲打那些个贪官污吏。那些个高官显要,豪强官绅,若是读了这报纸,恐怕也会惴惴不安吧。”

王承恩连连点头,赔笑道:“陛下说的是。陛下日夜操劳,忧心国事,就让这报纸,成为陛下的手中之剑,替君分忧吧。”

崇祯微微叹了口气,想起国事,脸色阴沉。

朝堂上,尸位素餐之徒比比皆是,而真正为君分忧之士,就要远离中枢。

“杨嗣昌督师湖广,也要快了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