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章 请战(2/4)

“大人,小人愿率部下乡兵前往山东,以抗东虏。若是虏军势大,小人到时会退兵和大人汇合一处,想必那时大人已经奉旨北上勤王。若是虏军尚未攻城,小人会趁机进城,以助守军。”

孙传庭心头一颤,冷声道:“王泰,你不会公心私用,为了救你的兄弟张元平吧?”

王泰深施一礼,正色道:“大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济南城不但有张元平,有德王,还有数十万百姓。大人觉得,济南城是不是值得一救?”

“德王朱由枢!”

孙传庭心中一震,不可思议地抬起头来,看着王泰。

真如王泰所说,救了济南城,他就是大功一件。即便没有清军劫掠山东,他也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护卫山东或撤兵。

屋子里寂静无声,这个时候,即便是做官不为财的孙传庭,也开始权衡起其中的利弊得失来。

燕王明成祖一系,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宗室命名以这二十字为据排序,为宗室名字的第二字;而第三字起五行偏旁,以五行相生之火、土、金、水、木为序。

皇帝朱由检,德王朱由枢,同宗同系同辈的堂兄弟,一旦有了差池,那罪责可谓深矣。若是救了济南城,那功劳也是泼天。

不知不觉,孙传庭的额头上汗水密布,他尤自陷入沉思,不知不觉。

像是知道孙传庭心思似的,王泰微微思虑片刻,上前轻声说道:

“抚台大人,你也许不在意什么德王,可是那济南城的数十万百姓,可都是我大明子民。一旦东虏大军破城,杀鸡儆猴,他们有什么下场,全在大人方寸之间。”

果然,孙传庭眉间的傲气一闪,冷哼了一声。

“区区一个德王,本官还不放在心上。你说得不错,那些百姓,都是我大明子民,本官不能把他们的生死,寄托在侥幸之上。况且山东巡按宋学朱,也是我朝少有的清流,本官不能不救。”

孙传庭说完,忽然抬起头来,惊讶地问道。

“东虏建国,此等大事,你怎么知晓?”

黄台吉于年前建国大清,明廷和皇帝。自然视为奇耻大辱,因此面向民间,也是极力封锁消息,以免引起恐慌,人心思变。而这件大事,也只有朝中的大臣知晓。

“大人,前些日子,小人已经告诉过大人,有山西的商贾前来购买粮食,小人也是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不过这些商贾都是无良之辈,被小人驱赶,并没有和他们做成生意。”

王泰信口开河,脸不红心不跳,直接把责任推到了山西的奸商身上。

他也是暗暗佩服,孙传庭派自己出兵,完全不提圣旨的事情,内心的傲气可见一斑。

“这些个晋商,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国家大事?”

孙传庭惊愕不已。要是这些商人都知道了东虏建国,岂不是大明的百姓也都知道?

王泰微微摇了摇头,看来晋商的危害,大明朝廷和他们的官员,还都没有意识到。

“大人,这有什么不可能!&nb;我朝严禁和关外互市,关外的粮食和铁器又从哪里得到?山西商人活跃于宣府一带,不是他们,又能是谁?”

王泰有些失落。自己和孙传庭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这些事情,他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孙传庭不会相信,大明的官员也不会相信。

果然,孙传庭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这些事道听途说,不提也罢。”

他做了下来,眼睛看向王泰,里面有了几丝暖意。

“王泰,听你所说,山东果然有难。未雨绸缪,以防万一,也是刻不容缓!”

王泰大喜,上前抱拳道:“大人英明,小人必不负大人所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