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朝老臣(2/3)

朱厚照对其信任一斑。

正德三年,杨廷和又加官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正德四年,杨廷和再次加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并升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接连提拔使杨廷和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但他始终保持清正廉明,坚决不与刘瑾等“八虎”和钱宁、江彬等一众佞臣同流合污,成为朝野清流中的坚定柱石,维持着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高效运转。

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叛乱,杨廷和提拔边将仇钺活捉朱寘鐇。

同年,张永揭发大宦官刘瑾的罪行,杨廷和抓住时机与杨一清等人联手,使刘瑾伏诛,后论功晋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

同年十月,流民刘六、刘七等发动叛乱,杨廷和挂帅奔赴前线,历时三年平息起义,被朱厚照特加封为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正德七年,原内阁首辅李东阳致仕归乡,朱厚照命杨廷和接任内阁首辅之位。

至此,一代神童走入大明的权力中枢,并成为天下间除皇帝外最有权势的人。

作为历经宪宗、孝宗及正德三朝的老臣和朱厚照的启蒙老师,杨廷和深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信任。在他执政时,朱厚照长期不理朝政,放心大胆地在大同、宣府、延绥间游玩,朝廷大事多有缺失,全靠杨廷和独力支撑。

为此杨廷和曾多次劝告,但朱厚照一概不听,有杨廷和这个既忠心,能力又强的首辅,朱厚照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杨廷和无奈,只能坚持己意,不停地上奏,因此心情忧郁,很不满意,几次称病求退,自然未获朱厚照的允许。

自正德皇帝朱厚照南下亲征以来,杨廷和把持朝政,肩负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转,处事注意镇静、沉稳,为朝野上下所佩服,但朱厚照离京日久,让杨首辅心中十分忧虑,前后数十次上疏请求皇帝回京,朱厚照都不理睬。

杨廷和最后只好将梁储、蒋冕两位阁老派到南京代自己面圣,力劝朱厚照速返。

如今,忧心忡忡的杨首辅终于收到梁、蒋两阁老传回的消息,得知正德已经动身返京,如今正停留在淮安稍作休整,心中感到一阵欣慰,若是他知道正德此时已经身患绝症,全靠透支生命再支撑每一天,不知心中会作何感想。

日本,京畿,幕府城堡。

自从足利义稙请“剑豪”爱洲移香斋出山刺杀足利义晴,但“剑豪”爱洲移香斋却转而效忠义晴后,义稙与田山尚顺等人就称病闭门,小心提防随时可能上门的袭击。

在此期间,细川澄元被细川高国和六角氏的联军击败,仓皇逃出京畿。失去三好之长的澄元回到阿波国后郁郁寡欢,不久后就因重伤复发而亡,由其年仅六岁的儿子细川晴元继承阿波国守护之位,再也没有与细川高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此时的京畿之内,细川高国与皇室、幕府又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平静只是暂时的,京畿内势必会再经过几场血战,淘汰出弱者,整合出最强的力量席卷天下。

京畿,玉汤泉。

朱训桢看着面前混乱的日本局势图,心中陷入了沉思。

据兰花门传回消息,魏彬等人今日就能抵达淮安,如果自己猜测没错的话,被天地盟吓破胆的正德势必会着急返京。

只要正德一回北京,自己就可带着手下和臣服的日本军队再次杀回南京,夺下南京城后直接举行登基大典,与明廷划江而治,待各方力量准备完毕后,再挥师北伐击溃正德,从而一统大明

想到未来宏伟的蓝图,朱训桢忍不住一阵心潮澎湃,但很快就被自己按捺下去,当务之急,是要迅速统一日本,为自己攻占南京做好准备。

但自从御告发布下去之后,日本各地大名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