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645. 有家的感觉不错吧(2/2)

大了,七十多。外公外婆死了之后,我跟外婆家里人就没什么来往了。”

“姐你别怪他们。”三儿哼了一声,“那个年代,家家日子不好过。”

童林不服地提醒道:“姐是城里人,宜城是地级市。”三儿不以为然:“有钱有能力,谁不愿意帮家里人?我妈跟你说过吧?我还有大姨跟小舅呢。六九年,大圩还没挑完,又发了大洪水,我外公家房子都冲走了,在我家住了半年,过了年才回去,住窝棚里面。七零年我外公把我大姨嫁到江北去了,把小舅带去了。大圩工程太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挑得好,关键是新清水河当时还没挖通。江北山区没洪水,没洪水就有日子过。没办法。七零年我妈才十四个年头,我大姨十七个年头,我小舅十一个年头。现在我妈想找我大姨跟小舅,一线索都没有。”朗琳好奇地问:“十七个年头就嫁人了?”三儿咂咂嘴:“不嫁人怎么办?”

“那时候结婚早。”童林说,“三儿跟秋子也是十七个年头结的婚。”

大家笑笑。三儿接着说:“那时候农村,穷的地方真找不到老婆。我妈说我大姨夫家原来在城里,下放到山里去了。估计他家成份不好,成份不好也找不到老婆。当时到大圩找老婆的人家都这样,要么家里穷,要么成份不好。大圩更穷了,发大水就靠救济粮过日子。我爷爷说,解放前更惨,哪有救济粮?大圩的姑娘都往外嫁。江北人到大圩去,相好姑娘,再带男孩过来,跟姑娘见个面,看好了给家长二三十块礼钱,然后就把姑娘带走了。那时候大圩打光棍的男孩特别多,姑娘都嫁走了。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出去挣钱的就是大圩人,受穷受怕了知道吧?不说穷则思变吗?我外公早就相上我们家了,我妈上十岁就知道,长大了要嫁给我爸。徐庄在黄土埂上,以前都是旱地,就是发大水,房子淹不着,地也淹不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