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06. 磨着磨着你就锋利了(1/2)

--

-->

晚上方歆带三儿和秋子去了外公家。客气完毕,到书房坐定之后,三儿留心打量了一下胡院士的书房。胡院士的书房比想象的简朴,还有凌乱。胡院士本人就是个普通的慈祥老人,没有三儿想象的英武。更普通的是胡院士老伴,就是大街上遛弯的老太婆。胡院士看出了三儿的心思,笑着问:“有失望吧?”三儿笑笑。胡院士沉吟道:“九四年分的房子,建筑面积八十四平,实用面积不多,墙太厚了。当时算是大房子了,现在是不行了。”

“现在也不小。”三儿说,“北京房子贵,买得起八十多平的人不多。”

胡院士摇摇头:“现在的房子比以前便宜了。八十年代末,住房商品化开始,那时候普通工人才拿才五十多呢,房价一千多。现在就算买最好的房子吧,一万多,工资高了,拿两千的人不在少数。便宜了。”三儿理解地头。胡院士又说:“有些人他不会算。没有住房商品化改革,许多人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改革是对的,明白吧?”三儿又头。

“我听老田说,”胡院士看着三儿笑,“你不光会做生意,还会上课。”

三儿笑了起来:“刚来您就给我上了一课。”胡院士也笑:“我现在上不动课了,没那精神头了,人老先老腿,站不下来,坐着都难受,躺着才舒服。”三儿又头。胡教授又沉吟了一会儿,指着秋子对三儿说:“林秋子会讲课。”秋子摇摇头:“我都没上过课。”

“上过课的,”胡老说,“上过课。你上的是大讲台,学生是客户,各路专家,或者自称专家的那些人,你不光给他们讲课,还得让他们心服口服。我就听过你讲的课的。”

秋子哦了一声:“胡老您说招标宣讲是吧?”胡老头:“这个课难讲,尤其是你的学生水平还不那么高,又自以为很高的时候,你得让他们听懂了,难。我没那水平。所以我跟他们说,润景招标必须林秋子去。形像也好哇,大大方方的,不怯场。”秋子笑笑。

“多亏胡老提携了。”三儿客气地说,“要不她就是乡下一黄毛丫头。”

胡老轻轻地摆摆手:“你不懂,你不懂。还是个人素质问题,提携没用。素质不好海森堡不会让一个黄毛丫头去宣讲。海森堡的总裁是我朋友,中国公司负责人我不认识。事后我才知道,设计理念也是林秋子的。我当时就跟林秋子说,考我的读研究生,不干。”秋子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太不懂事。”胡老笑笑:“我知道,有脾气。三院没留你,我把这事忘脑壳后面去了,老田给我打电话才想起来,这事怪我。三院不行,人事僵化,真留三院的话,真还没机会出头。还是到海森堡锻炼一下好,这条路走对了。润景成立的时候,我就跟那几个人说,我们不讲资历,谁有能力谁上。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我知道林秋子不服,有些事不服不行,现实就这样。”秋子面带愧色。三儿插话:“秋子从小争强好胜惯了。”

“林秋子你记着,”胡老接着说,“有时候你得忍耐,就是会转弯,走不通绕一下,别嫌麻烦。好事多磨知道吧?你得慢慢磨,磨也是忍耐,磨着磨着你就锋利了。现在他们就服林秋子了,不服你拿作品给我看哪,拿不出来,拿不出来就得服。我也在转弯,磨。”

林秋子深有感触地说:“我知道了胡老。”胡老笑着头:“还得磨磨。”

“受益匪浅哪。”三儿习惯地扭扭脖子,“大家就是大家,不服不行。”

“谈不上大家,”胡老又摆了摆手,“经历比你们多些。年轻的时候不如你们。记得林秋子毕业才二十一个年头,二十一个年头我在师范学校念古文,不知道毕业干什么好,那时候不重视理工。后来留学才学的建筑设计。回国崭露头角,不是因为我能力强,会的人太少了知道吧?要不然轮不到我。现在也不如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