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4章 诗胜一筹,花魁相留(2/3)

如何不知,那首‘咏雪’真可谓震古烁今、无人出能其右……噗!库库库……”

杜沙洲亦嘴角翘起:“正是此人!那‘咏雪’连驼子我也能背,‘天地?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嚯嚯嚯!当真是好诗,通俗易懂!”

两人正窃窃耳语,却见东面一男子身着墨绿襕袍,起身便斥道:“张打油!你若能作诗,便速速作来!莫再这风雅之所胡乱吆喝,搅了大伙儿的兴致!”

绿袍男子说完,果然便有人跟着催促起来,要这张打油快些吟诗、别耽搁工夫。

张打油却也从容,叉手行礼、徐徐笑道:“诸位仁兄莫着恼,小可歪诗早想好。这便说与颖娘道——

油,油。

桂花,抹头。

胡麻子,香在喉。

鲸膏蜂蜡,照亮高楼。

鱼油烧赤壁,阿瞒也发愁。

韩信取巧分油,竟封个淮阴侯。

古来多少油滑事,不废洛水往东流。”

张打油吟罢,众客已绝倒一片。方才那绿袍男子早乐得合不拢嘴,上气不接下气道:“张打油!哈哈哈……不愧是‘别树一帜’张打油!便你这诗情,给个状元都觉屈才啦!哈哈哈……”

颖娘也是莞儿一笑:“咯咯!张郎之才,雅俗共赏,颖娘向来钦服!不知下一位郎君,抽中的又是什么诗题……”

嬉笑怒骂间,堂中抽过酒筹的恩客,纷纷各展诗才。以抽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为题,或高咏、或低吟、或期期艾艾、或一气呵成,倒也着实吟出了几篇佳作来。

待众人吟咏罢,楼外早是一片青灰。楼中烛盏相继燃起,将整个“月漪楼”映得灯火辉煌。

堂内更是燃起十几座灯树,光明夺月,亮如白昼。

颖娘立在堂中,灯影微颤,裙袂飘飞,连夜色也多了几分撩人之感。看向众客,言笑款款道:“今日能与诸位郎君品茶畅叙、对酒赋诗,颖娘实是三生有幸!更见诸君龙章凤姿、口吐珠玑,颖娘每闻佳句,亦不免为之倾倒!

奈何今日有言在先,颖娘须在诸君中择优而录,才不至坏了‘月漪楼’的规矩、搅了众姊妹的营生,盼诸君怜惜颖娘。至于哪位诗文更胜一筹,想来诸君也是心知肚明,颖娘风尘数载,如此才情少年、也是见所未见……”

颖娘说到此处,目光盈盈向杨朝夕望来。堂内众客均觉心中冰凉,不甘与羞恼一起涌上心头,看向杨朝夕的目光、也愈发不善起来。

颖娘却早见怪不怪,娇声笑道:“我家郭掌柜欲叫诸位郎君兴尽而归,特命人排演了一出‘弄参军’,可为诸君佐酒解闷。若有郎君尚能豪饮,不妨留下一观。”

说罢,凤眸微斜、向身侧月姬使了个眼色。旋即向众客行过一礼,径直上楼去了。

众客中连发几声哀叹,便连果、饼、茶、酒嚼在口中,也都索然无味起来。

这时已有两个女扮男装的优伶,浓妆艳抹,冠着假须、走到楼堂正中,向众客叉手行礼。那撅腚扬头、耸眉咧嘴的滑稽模样,登时惹得众客哄堂大笑。方才对颖娘求而不得的郁闷与失落,霎时间烟消云散。

杨朝夕一脸懵然,万不曾料想到、自己信口胡诌了一通宝塔诗,颖娘便已对他青眼有加。更惹得堂中诸客同仇敌忾,恨不能将他食肉寝皮才罢。

此时脑中一片空白,连手脚都不知如何安放,鬼使神差竟向杜沙洲问了去:“那上来的两人是做什么的?杜大哥何故发笑?”

杜沙洲一面嚯嚯发笑,一面挥袖将喷在胡须上的酒浆擦去,侧头解释道:“那两人一个是‘苍鹘’、一个是‘参军’,苍鹘戏弄参军、博人一笑,是为‘弄参军’。难道杨兄弟不曾见过?那么乡野间亦有流散优伶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