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 谋人者,人恒谋之(3/4)


好吧,自己果然是被这小娘皮给算计了!

……

泰山郡,般阳县。

自去年管亥率军攻打泰山以来,般阳县作为首当其冲的军事要地,吕虔率军五千,与徐盛在此驻守。

双方经过数月鏖战,青州黄巾损失惨重的同时,也给吕虔带来沉重的压力,城墙都快被打烂了,徐盛更是身受重伤。

待青州黄巾退去,吕虔率军回转徐州休整时,前来换防的军队,正是由张辽率领的两万大军,副将由徐荣与孙康担任。

般阳令羊衜因父丧而回乡守孝,所以眼下的般阳,军政大事都落到了张辽头上。

战争可以几月之内就结束,但战争带来的创伤,却不能数月间消弭。正如张辽眼前的城墙一样,尽管他到任之后,已经命麾下士卒修补,但短期内想要取得成效是不可能的。

般阳百姓去年攻战数月,毁家纡难者不尽其数,男子死者十之八九,眼下城中阴盛阳衰,青壮年男子所剩无几,应付农事都有些艰难,因此张辽也不敢再征发徭役,让百姓来修筑城墙。

雨还在下,张辽站在城楼上任由春雨迎面,脸色望着不远处刚修筑好的城墙,却因雨水冲击而再度毁坏,眼中露出一丝担忧。

临来之时,刘备曾单独设宴款待张辽。

席间,刘备拉着张辽的手,语重心长道:“文远,你可知道某为何派你去驻守般阳?”

张辽赶紧摇了摇头道:“主公心思,辽不敢妄自猜测,但凡主公有令,辽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番回答四平八稳,但刘备却不是很满意,遂笑骂道:“文远,某非猜忌之主,你又何必如此推脱。”

闻言,张辽也笑了:“主公,辽知错了。”

若说张辽是匹千里马,林朝便是伯乐,可真正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还是刘备。

去岁解泰山之围时,林朝提议让张辽为先锋,当时徐州众臣都觉得不合适,毕竟张辽并非刘备的元从旧部,本身征战经验也不丰富,而且年纪轻轻,用他深入敌后,怎么看都有些冒险。

关键时刻,是刘备力排众议,才为张辽争取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不管是出于对林朝的信任,还是对张辽的喜爱,总之刘备相信,张辽绝对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

事实证明,张辽也的确不负所望,所战皆破,更是与郭嘉、徐晃会师后,直接斩杀了昌豨,击败了孙观的大军。

张辽很感激刘备能给自己这次机会,自此对刘备死心塌地,忠心程度不说比肩关张,至少也是刘备的忠实拥护者。

主公以国士待我,辽必以国士报之!

就在张辽心中感动的时候,刘备又开口了:“去岁征讨董贼,某却命文远留守徐州,因此未有半分功劳,文远心中不会怪某吧。”

闻言,张辽急了,急忙表态道:“主公何出此言,徐州乃主公后防重镇,能留守徐州,自是辽之荣幸!”

“文远能理解某的苦心就好。”刘备笑道,同时又伸手拉着张辽坐下,继续说道:“般阳乃泰山门户,去岁曾遭黄巾余孽袭击,幸得吕将军奋力拼杀,方才保住城池。如今时进二月,春日将近,青黄不接之时,某担心青州黄巾余孽会袭击泰山,所以才让你率军前往般阳驻守。”

闻言,张辽马上站起来抱拳道:“主公放心,但有辽在一日,绝不让贼子踏入泰山半步!”

“文远不必如此慎重,青州黄巾余孽也未必袭击泰山,让你率军前往,只是提前防范而已。”刘备笑道,“再者,前日内府公议,子初的意思是,咱们下一步便要攻伐青州,平灭黄巾余孽。所以文远此去,某予你两万大军,守住泰山的同时,不妨打探一番青州的动向,为日后兵发青州做准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