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23章 红姐的好意(2/2)

滥造,东拼西凑,根本不适合法律人士,充其量给老百姓普普法,用作广告推广。

古人云:道不贱卖!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方法和知识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道。律师通过学习和生活阅历,总结出的诉讼技巧是一种综合技能,是律师的生存之道,即便再有时间律师也不会把自己会的全部都写在书里,至少要留下一两手绝活,作为压箱底的本事,否则拿什么去跟同行竞争。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越是便宜的书写的内容越是空洞或者说浅显,对于专业人士来说的价值相对越小,定价比较贵的书相比之下内容更丰富些,更可读一些,当然这只限于专业书籍。

当然有一种人比较例外,那就是人们嘴中的“大家”(不说“专家”是因为现在的“专家”太多了,水分也很大,已经有了贬义的倾向), “大家”敢写是因为他们有把握, 即便别人把他们写的书都看懂了也超越不了作者本人。因为他们本身在行业里就是一面旗帜。

做律师的(特别是诉讼律师),一般只会看最高院和各省法院出的文件、案例, 从而判断司法机关的裁判标准,便于日后执业。

即便看其他书籍目标也很明确,行业内知名专家和法官出的书是首选,另外在圈里具有一定成就的知名律师出的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借鉴。

但说回来了,法律法规每年都有变化,裁判尺度也会调整,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像医生一样,律师的实践性非常强,不是读几年大学,再加上几年研究生就能胜任的。

所以王川在办案子的同时,有空会来西单图书大厦读书增加理论知识,以便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有人曾说过:书,非借不能读!

王川舍不得花钱买书,最经济的方法便是来图书大厦“借书”看,当然真碰到自己喜欢的书,也会花钱买,但那是极少数情况。

西单图书大厦虽然不是图书馆,但是来看书的人还是不少的,只要是稍微宽敞点的地方或坐或站都有人在看书,更不用提为数不多的座椅了。

王川不到十点就到了西单图书大厦,选了本专业书,站在书架旁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站累了来回溜达下,接着看。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