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15章 关键证人(2/4)

厂领导班子会议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坚持全部引进的,外汇已经批下来,没理由不花,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不过王建国背后的关系比较硬,最终县里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吴伟说。

林小虎道,“也就是说,最终用于引进设备的外汇是五千万美元?”

吴伟想要点头称是的,却是犹豫了一下,“好像也不对。”

“吴伟,你都进监狱了还给我吞吞吐吐?有什么话都说出来!”张阳继续唱黑脸,厉声说道。

吴伟连忙说,“不是不是,政府,我没有吞吞吐吐,就是,就是有些事情我不敢确定,怕说出来政府查实了安我一个乱扣帽子的罪名啊……”

“都说出来,就算是说错了,我们查出来之后,也不会怪你,相反,你如果检举立功了,搞不好能减刑。”张阳说。

他倒不是乱说,服刑期间表现好自然是可以减刑的,只不过那不归公安局管,归司法和法院管。

“是是是,我知道的我一定全部说出来。”

吴伟沉思了一阵子,说,“其实最终花掉的是六千多万美元,当时压榨车间的支立原提出,多花一千多万美元能够让压榨车间的产能提升一倍。提升成品的产能,首先要提升压榨车间的效率,因为压榨是第一道工序,只有压榨的效率提上去了,后面的生产速度才有提升的可能。”

“那几年西海糖厂的食用糖出口太火爆了,二位政府,如果你们不信可以去糖厂看看,很多职工家里都有彩电,几乎都是当时省里给的指标,创汇多省里很照顾,当时一台十四寸的进口彩电卖三千多块,好多职工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了。”

林小虎把一杯水递给吴伟,吴伟哈了哈腰,双手捧起来喝了口,继续说,“当时厂里认为,多花一千多万美元要不了半年就能赚回来,这笔生意是划算的。所以最后是追加了一千多万美元增加了采购。”

“哦对了,那一千多万美元是西海糖厂自己的钱,当时因为要和外国公司做生意,省里向上面申请了一笔自主使用的外汇常备着。当时引进设备具体花了多少钱我记不住了,但肯定是六千多万美元。”

张阳忍不住说,“七八年前就能每年创汇几千万美元,可是工厂却越来越差直到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吴伟,钱都跑你们口袋去了吧?”

“冤枉啊政府,我已经坦白了,我前前后后就收了三十多万华夏币,我真的没有拿到外汇。”吴伟都吓傻了,急声说。

林小虎摆了摆手,道,“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说清楚,自然不会冤枉你的。我问你,当时负责引进设备谈判的,是不是唐慧?”

“是,全厂只有两个人懂英语,一个是唐慧,另一个是技术科的陈技术,陈技术只是普通干部,唐慧当时是副厂长,所以谈判都是唐慧负责。”吴伟说。

林小虎问,“这么大一笔生意,难道省里没有人出面?”

“有,有的。”吴伟说,“省里有两个领导参与了谈判,他们是有翻译的。不过,唐慧最了解情况,基本上是以她为主导的。当时我是管钱的,所以也参与了谈判。”

林小虎问,“德国曼斯公司是怎样拿到订单的?举行招标了吗?”

“有,当时作为一个典型来抓的,学外国人搞公开招聘,德国曼斯公司的报价最低,产品质量和性能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而且是当年量产的产品。”吴伟说。

林小虎突然问,“唐慧和德国曼斯公司是什么关系?”

“啊?唐慧和德国曼斯公司……他们应该没关系吧?”吴伟不太确定地说,急剧地回忆着,神情有些古怪。

林小虎又问,“各竞标公司的出价都有谁知道,唐慧知道不知道?”

“肯定知道。”吴伟下意识地说,想了想,又道,“我是猜的,你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