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5章 明面上的国内首富(3/6)

当然不管怎么说,美尔雅西服、沸腾服饰,只是51mai商业布局期间的一个小插曲,要说方杰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在里面倒也不至于,都是顺手的事情罢了。

此外其他的服装公司,尤其是后世那些国内知名的服装品牌,这会儿也还都没发展起来呢,而且都集中在江浙温州地区。

方杰看着情况也分别对这些服装公司进行了一些注资,不多,有的几百万,有的千把万,既是对民族服装品牌的一种扶持,也是一种投资,并把这些股份都划归给了沸腾服装。

不过即便只是投资了一点点钱,但占的股份却不算少,对他们这些还在蹒跚发展的民族服装品牌公司来说,这笔钱绝对算得上是一种雪中送炭。

有些公司甚至觉得有点受宠若惊,实在想不明白闻名全国的沸腾集团为什么会莫名其妙投钱扶持他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感觉像是撞了大运一般。

更幸运的是,沸腾集团注资后,旗下51mai与他们进行了线上销售渠道的全方位合作,这使得他们这些服装公司的发展一下子就进入了快车道,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线上服装销量就已经超过了线下,不仅利润大增,品牌价值也很快树立起来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方杰的不少举措,暂且不提也罢。

只说51mai自这次战略会议之后,又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业务从以前以虚拟数字产品销售,扩展到全品类品牌家电、服装、电子产品,以及部分品牌百货用品。

所谓的“部分百货用品”,其实就是化妆品和日用化工品。

这方面沸腾商务除了与国内的品牌商家合作,比如资生堂、大宝、百雀羚这样的民族品牌之外,主要是直接与韩国、集团展开了全面合作。

不得不承认的是,韩国的化妆品以及后世的捏脸技术,在一段时期内确实远远领先国内。

而方杰就是学习国家的做法,先引进学习,然后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至于期间被国外公司赚走了多少钱,只要是合理的范围内,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何况沸腾集团与集团和集团早就达成了合作共识:取之于国,用之于国。

韩国的财阀想来华国这边赚钱,不是不可以,但厂房建设、公司搭建、人员配置、运营成本……等等等等,只要花钱,就必须花在华国,而且合资公司必须由华国沸腾集团这边控股。

这就像沸腾集团去韩国那边成立合资公司一样,我把华国的产品带过去卖钱,但在韩国那边你们占主导地位,都是你们说的算,咱只拿分成。

而到了这边,你们也可以把你们国家的产品拿过来卖,但得我说的算,我可以带着你们挣钱,但除了拿利润提成,其他事儿你们就没资格管了,公司所有员工包括高层都是我的人,你们派个代表或者财务过来就行。

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就只能如此,这叫求同存异,吃独食这种事儿,自己人都不被允许,更不可能让你一个外人来吃。

当然资本财阀又不是什么慈善家,实际操作时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以产品的稀缺性和技术壁垒,故意大幅太高价格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要看双方如何博弈了。

目前来说,沸腾集团在这方面吃了一点小亏,毕竟两国的经济收入和国情不一样。

同样一款产品,人家在韩国卖80美元,对韩国民众的消费水平来说只能算中低档产品,但折算成,就要5、600块钱,如果再算上关税,那就是8、900块钱,对华国老百姓来说都快算是奢侈品了。

不过有一说一,真正吃亏的其实是老百姓,东西卖的越贵,沸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