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5章 天不生殿下,万古如长夜(3/4)

珂却看到王曦放下筷子,发出一声轻微的赞叹声。

他神色一愣,没有说话,却记在了心上。

全红薯粉丝的菜肴,配上蒸馏酒,对于众宾客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酒菜。而且,这也是众幕僚以及个士族,与司马珂及庾翼等洛阳城内重要人物的一次沟通机会,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停。

终于,到了宴席散会之时,宾客们都醉醺醺的散去,只有王曦留在了大堂之中。

司马珂轻轻的朝王曦一招手,示意她过来,然后问道:“慧君为何叹息,莫非此物味道不好?”

王曦神色肃然的说道:“此物之美,胜过山珍海味,百姓若得此物,必然欢欣。只是下官突然想起一事,顿觉终有缺憾……”

司马珂疑惑的问道:“何事缺憾?”

王曦苦笑道:“百姓家中无盐,便少了许多的味道。”

司马珂神色一愣,顿时明白了过来。

此时的盐,主要以井盐和矿盐为主,其次就是煮盐法,产量极低,故此言极其珍贵,虽然他和众士族之家并不缺盐,但是百姓们几乎一年到头,吃到盐的机会,比吃肉还少。

若是食物里没有盐,这个菜还有什么味道?

………………

青州,东海郡。

在海岸边,一群人民正在忙碌着,挖掘盐田。

整个海岸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忙得热火朝天。

海边的一处高地上,绣着“大将军司马珂”的纛旗正在迎风飘扬,大旗之下,司马珂接过王辉等亲兵递过来的水,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口,又率着众亲兵,继续检查盐田的挖掘工程。

正如王曦所说,食无盐,再好的菜肴也没有了味道。

所以解决百姓们的吃盐问题,被司马珂列位了首要的工作之一。食盐是重要的物资,自然不能像炭笔和红薯粉一般,由民间营业,否则必将被士族所把控,成为其搜刮财富的工具。故此司马珂便让谢尚出动了军队,由军方控制盐场。

食盐主要分布在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中。食盐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故此后世多从海水之中提炼出食盐。

由于食盐在温度改变时溶解度变化较小,海水经日光照射后,蒸发了大部分的水。随着溶剂的量的不断减少,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总量也在不断减少,导致食盐从溶液中析出。

海盐,最原始的制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差。

一直到宋朝的时候,才出现了晒盐法,盐的产量大量增加,普通百姓才有机会经常吃到盐。

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着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司马珂令谢尚出动一万多士卒和三万多

原理就是用太阳晒,让盐田里的海水蒸发,食盐的浓度逐渐提高,最后盐便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盐田法首先要在宽平的海滩上修筑盐池,在涨潮时把海水放进来,即“纳潮”。然后让海水经多级盐池进行太阳照晒,使海水蒸发、食盐浓缩,这个过程叫“制卤”。

在制卤的流程中,铁、钙、硫等杂质会最先从盐池中析出。当海水蒸发掉90%时,卤水盐度达到26%,即达到“盐点”,便把卤水导入结晶池使其结晶。当85%的盐析出后,再从中提取镁盐和钾盐等其他矿物质。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是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如氯化钙、氯化镁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