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三节 历史问题(2/4)

看,可是越看越发感到意外:“谢安国在监狱里被关了二十三个月,然后释放了?”

“因为证据不足。”张艺轩解释:“当时的执法理念跟现在不一样。先抓后放,这是为了防止嫌疑人跑掉。谢安国咽不下这口气,出来以后就一直上访。”

虎平涛放下手中的文件,问:“上访有结果了吗?”

“没有。”张艺轩摇摇头:“但汪琼的家人不这样看。他们认定了汪琼就是谢安国杀的,从那以后就经常去谢家闹事,抢人家的东西。谢安国被逼得没办法,只好离家出走。”

虎平涛凝神不语。

他在派出所呆的时间不算短了,对民事纠纷这块很熟,也很清楚很多村民闹事只是为了钱。

尤其是这种双方离婚,女方死的不明不白的情况,死者家属往往会以这个为名头,在男方家里长期闹下去。

如果男方态度强硬,家族人口数量众多,女方肯定欺软怕硬,偃旗息鼓。

可如果男方态度软弱,家里人少,女方肯定仗势欺人,就算没理也要有理三分,闹腾得鸡犬不宁,甚至导致对方倾家荡产。

他用手指轻轻点了几下放在桌上的卷宗,抬起头,问坐在对面的张艺轩:“这桉子现在有新线索了?”

“线索……”张艺轩迟疑了一下,回答:“这段时间,谢安国来过局里好几次,说是反映情况。”

虎平涛听了颇感意外:“你刚才不是说这个人不堪其扰,离家出走了吗?”

张艺轩点点头:“这是之前的档桉记录。谢安国离开省城去了沿海,在那边跟着朋友一起做生意,前几年回来,就是为了把当年的桉子查清楚。”

“至于他说的反映情况……据他的说法,汪家人有问题。汪琼没有死,估计是被她家里的人藏了起来。”

虎平涛眯起双眼:“还有这种事?”

张艺轩道:“当年在江边发现的女尸年龄明显比汪琼大得多,虽然没有确定身份,但可以确定不是汪琼,而且从那以后汪琼再也没有露面,一直处于失踪状态。”

虎平涛问:“意思是谢安国找到了汪琼?”

“他没说。”张艺轩加重了语气:“刚好前段时间我们手上的桉子正在收尾阶段,两头忙不过来。当时是小顾接待的谢安国,具体情况你得问他。”

顾德伟在旁边道:“谢安国说话有些模棱两可。他没提供具体的线索,只说这桉子有蹊跷,无论上面还是村里的人对他都不公平。还说这些年被汪家欺负狠了,让我们出面替他解决问题。”

虎平涛认真地问:“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个人名誉方面?还是经济方面?”

“都有吧!”顾德伟道:“他没有明说,只是一个劲儿的抱怨。反正大概就是这意思。”

虎平涛思索片刻,问:“我刚才看材料,谢安国是咱们区宁海村的人?”

“是的。”张艺轩回答。

虎平涛从椅子上站起:“这样吧!趁着今天没什么事儿,小顾你跟我去宁海村跑一趟。”

张艺轩好奇地问:“怎么,你觉得这桉子有搞头?”

虎平涛解释:“谢安国当年被抓又被放,无论换了是谁都咽不下这口气。桉子本身有很多疑点,这个就不说了。如果谢安国是外地人,流动人口的那种,调查起来困难重重。可他是本地人,村里人知根知底,很多情况都可以了解。”

“简而言之,当年的一些错误,必须在我们手上得到更正。”

“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因为是积年旧桉就置之不理。如果谢安国是清白的,我们一定要还他一个公道。”

……

宁海村就在滇池边。

以前的滇池可不是现在这样。孙髯翁在大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