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暖阁对奏(2/4)

如果将皇帝比作国家,那丞相就是小宗。今日陛下虽废丞相,但丞相之权,会通过其他方法重新出现!”

庆童站在一旁,听的心惊胆颤,生怕朱元璋知道不满意,将陈松给砍了。

朱元璋是什么人?为了集中权利,将胡惟庸直接给费了,好不容易将丞相之权收回来,现在竟然说这些话,这不是在找死吗?

庆童直接捏了一把汗,心道:“我的侯爷啊,您怎么什么都敢说啊,这可是要命的啊!”

可奇怪的是,朱元璋不仅没有任何愤怒,甚至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从一个普通百姓成长到如今的地步,足以可见其本领以及智慧。

陈松这浅显的解释之后,朱元璋也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事。

“陛下之勤政,古今罕见。不过,臣说一句大胆的话,陛下的勤政,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松语不惊人死不休,再次抛出一句炸弹。

好家伙,这话不就是在拐弯抹角的说,老朱啊,别看你现在很勤奋,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日后可不会勤奋了。

说不定,你的后世子孙全都是一些懒汉。

果不其然,朱元璋在听到陈松这话时,脸色瞬间就变了。

脸色通红,几欲驳斥,可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朱元璋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实干主义者。

很难想象,两种不同的思想方式,竟然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说他是理想主义者,是因为他的种种措施。

建立惠民药局,建立养济院,建立公共墓地,建立社学,甚至还有历史上从未出现的民告官。

说他是实干主义者,是因为他所做的很多事,几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从攻占集庆开始,到后来的登基,几乎每一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曾几何时,朱元璋以为,只要自己立下皇明祖训,那后世子孙就能按照皇明祖训上的内容来做。

可后来陈松的几次开导,让朱元璋打消了这个念头。加上这次朱标的反抗,这更让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

倘若今日自己立下无数规矩,等自己死后,朱标会不会推翻?

历史上,人亡政息的记录数不胜数啊。

朱元璋爱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可他更爱自己的江山。

他不敢用自己的江山来赌自己的后世子孙会不会一直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进行。

“你的意思是,丞相是必不可少的?你是在说,以后,就算没有丞相,但丞相也会通过某种方式,重新出现在大明朝堂?你可有证据?”朱元璋问道。

陈松没有过多的解释,只说了三个字。

“四辅官!”

宛若平地起惊雷,朱元璋身子一个哆嗦,通体发寒。

四辅官是朱元璋几年前为了处理政事而设置出来的,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裁撤了。

但性质是相通的,当年朱元璋自己都因为政事处理不过来,从而设立了四辅官。

难说后世之君不会因为这个,设置其他的官职。

只怕那时候,陈松说的事情会一步一步兑现。

暖阁当中陷入了沉寂,朱元璋此时此刻瞬间明白。

丞相制度对于皇权的集中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可丞相之权,并不会伴随着丞相之位的消失而消失,它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出现。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神色复杂。他忽然有一种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让人难受,让人无比的难受。

过了好长时间,朱元璋问道:“那俺问你,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能不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