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宝钞行事总大臣(3/4)

于整个天下!

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说的!”

朱元璋没有遮掩自己的想法,目视者众朝臣。

众朝臣对于朱元璋的询问,大部分沉默不语。

都说朱元璋抠门,可那也仅仅只是相对的。

每逢佳节,朱元璋都会赏赐重臣!

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宝钞,这是钱,但又不是钱。

初次赏赐,众臣无一不高兴。

可时间往后,这份高兴最后也逐渐消失。

朱元璋赏赐给他们的宝钞,这些朝臣大都花不出去。

究其原因,和陈松之前所说的并无二致。

“富平侯品性温良,本事出众,有通天彻地之才能,此事交付于他,定可万事无忧。”朱元璋一开口,就给这事定下了基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以后你们这些朝臣们要是想反对,可就要掂量一下。

刚才已经询问了你们的意见,你们都没有任何反对,如果往后你们要是捣乱的话,那可就别怪刀剑锋利了。

蓝玉的目光一直放在陈松的身上,目光当中满是嫉妒,羡慕还是恨。

蓝玉比陈松大,可在朝中也属于年轻一辈的将领。

多年前,朱元璋也曾像今天这样夸赞过他。

可随着陈松到达京城,这种情况几乎如同奔流东去的长江一样,不复还。

那些文臣对此事大部分没有什么反应,只不过也有一部分完成,是因为讨厌陈松,所以讨厌陈松所做的一切。

站在蓝玉身旁的郭英,数次想要走出,可却都被身旁的蓝玉拦住。

蓝玉是个明白人,朱元璋这番话无非就是走走样子,现在要是当场反对,那么不就是在打朱元璋的脸吗?

看着众朝臣的反应,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看向陈松,“常青啊,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陈松站了出来,手中的笏板高举过头顶。

声音洪亮,有条不紊,“宝钞之事涉及到朝廷的经济,什么是经济?

经济此词出现于《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

经济就是经邦、就是经国,就是济民。在众朝臣的眼中,可能区区宝钞比不上家国大事,但在我陈某人看来,如果经济不行,那么一切都是白费……”

陈松一番高谈阔论,说的众朝臣云里雾里。

陈松已经非常简单的说明了一下,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知识的朝臣,又如何能听得懂呢?

刚开始的时候,蓝玉还在想陈平说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着怎么样的含义,可是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压根听不懂陈松到底在说什么。

最后,只觉得陈松是故作高深。

“臣已经做好了计划,目前可以实行!”陈松再次将手中的笏板高举过头顶,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最喜欢陈松的一点就是这个,总能在需求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做好一切计划。

“那好,既然如此的话,那就设置宝钞行事衙门,全权负责宝钞之事,赐便宜行事之权,可行先斩后奏之权,任宝钞行事总大臣兼都察院左督御史……”

一大把各种各样的官职从朱元璋的口中蹦了出来,陈松再次向朝臣证明了自己在朱元璋这里的殊荣。

满朝文武无一不羡慕。

如此重视,试问整个天下又有几人?

“臣领旨!”陈松高谢。

……

太阳高照,日光清澈。

陈松走出了皇宫,圣旨待会就会到,先回去收拾一下。

陈松要做的事情,于历史当中没有任何先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