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宋濂(3/3)

雾水。

老头道:“老夫姓宋名濂,受陛下抬爱,做过几年翰林院学士!”

“是他!”

老头刚刚说出自己的名字,陈松瞬间就想了起来。

在初中时,陈松学过一篇他写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陈松背的滚瓜烂熟,对作者宋濂也很熟悉。

“原来是宋先生!”陈松拱手行礼。

虽然李善长的功劳位居开国文臣之首,但如果论起写文章以及知识储备,整个明初,无人能比得上宋濂。

就连刘基刘伯温都不止一次的夸赞过宋濂,说他当今文章第一。

宋濂乃是一代大儒,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儒,不是其他那些酸儒能比的。

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宋濂不仅是太子朱标的老师,还是朝臣的老师,不止一次给朝臣讲课。

宋濂对朱元璋的帮助也很大,功劳也不小。

“你知道老夫?”宋濂有些疑惑,他觉得陈松是从乡下来的,怎么会知道自己?

陈松一脸感慨的说道:“宋先生之名,晚辈怎能不知?

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读起来让晚辈湿了眼眶,不仅感叹先生求学之苦!”

宋濂有些诧异,“此文写于今年年中,这才过去不到一个月,京城尚且不曾广为流传,你在何处读过?”

陈松:“……”

“宋先生,您的这篇文章我确实读过,至于在何处,我已经记不清了。”

陈松生怕宋濂不相信,急忙朗读起来,“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陈松将自己记忆当中的《送东阳马生序》背了一遍,幸亏陈松还记得,不然还真不好解释。

宋濂看着背诵《送东阳马生序》的陈松,一脸满意的点头。

见陈松能流利的背诵,宋濂也不再追究。

读完之后,陈松擦了擦头上的汗,问道:“不知先生今日来是找我还是无意遇见?!”

“老夫是特意来找你,刚才老夫去拜见了太子殿下,听太子殿下提起你,所以就想来见见你!

你在这个地方还是太子告诉老夫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