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二三章 采访(1)(2/4)

话会不会有点黑。

你要这么想啊,一千万剂疫苗一年的毛利润是2000多万人民币没错,可建设工厂的时候也投入了600多万美元呢。

按照黑市汇率,这得是6000万人民币了吧,三年才能回本,费时费力还费外汇,谁愿意干?

还好,沈光林提出的售价5元的疫苗也并没有惹众怒。

国内药厂用不了长城制药那么好的设备,自己原有的生产线拼拼凑凑就能生产了,花费不过两三百万美元。

当然了,他们人多,事也多,生产成本也不会是只有5毛多,可能都要一块出点头了,出厂价3块,将将及格,没啥搞头。

上级领导派人调研疫苗价格的合理性,药厂那边只能说:“长城制药真是良心企业,算是没赚钱在做疫苗了,他们家大业大可以,但是我们不行啊,能不能多少给点补贴,不然生产进行不下去的啊。”

“啊?这样啊,那我们算是以小人之心度沈教授的君子之腹了,这样,统一给你们加5毛钱的收购价吧,中间环节压一压,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就这样,长城制药厂又只能含泪加了五毛钱的出货价。

疫苗出来了,就算是普通市民,也是可以自己花钱尝试打个一针的。

京城,首善之地,大家不缺这点钱,咱为的是健康。

媒体上报道的也很是疯狂,因为他们也做过志愿者的,与有荣焉。

乙肝疫苗火了,供不应求。

自从克隆牛之后,沈光林实验室是很久没有再出明星产品了。

不是说他们没有成果,他们实验室的成果还是出了不少的,最近还有登上《科学》的呢。

但是,明星爆款和科技含量是不能划等号的。

乙肝疫苗又火出圈了。

不光国内,就连国际上,大家也都知道了,东方沈的实验室,做出了转基因的乙肝疫苗。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不对啊,人家默克公司早在去年就做出这个产品了,都过了,你们现在才推出来,晚了吧。

这根本不是你们的原创!

哎呀,莫非东方沈要翻车了?

赶紧去问问看。

同去同去。

对于乙肝疫苗的事,沈光林原本只是想低调行事的,注册专利用的都是大姐夫陆军的名,就是不想跟这个原创不原创的沾染上什么关系。

不过,成功抢注专利之后,他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了。

咱做事,合法合规合乎道德。

既然乙肝疫苗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那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京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性的大报在京城都有驻点机构,眼看东方沈出了这样的事,他们整个群体都嗨了。

晚上睡觉直抽抽,整个人都轻了二两。

“没想到,没想到。”

“就是就是。”

......

沈光林一向是深居简出的,但还是被记者给逮到了。

这天,沈光林正在陪着生物基地陪着大姨子喝茶,听她汇报工作,然后记者们就找上门了。

“沈先生,您的爱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

既然是采访,当然是不能用质问的语气,先用轻松的语气打开氛围很有必要。

“你搞错了,她是我姐,不是我爱人,都说你们外国人脸盲,看来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