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一七章 体检(1)(2/3)

的,做饭的都是大厨,甚至日常发放的补贴都是外汇。

至于项目组成员的工资标准,国内外的学者都是一样的,大家一视同仁。

国内觉得是很多的钱,对于国外来的学者可能就有点少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你们要是嫌钱少,那就不要过来了呀。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三条腿的人多的是。

当然了,大家过来参加项目组,又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理想,是为了给白血病人做贡献。

因此,课题组内部并没有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相反,大家还是很努力很勤奋的。

无他,都被沈光林实验室的这些年轻的小伙子给打击到了,什么小马,小牛,小苟,一个比一个厉害。

大家都是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你们是怎么学的?

还能怎么学,有竞争才有进步啊。

然而,研发新药的过程道阻且长,前行不易。

即便,沈光林的项目组能够找到对白血病有作用的化合物,从这里出发,到这个化合物能够成功的成为药品,还需要度过漫长的一段时光,更需要耗费无数的金钱。

不过,大家都不怕。

其实,沈光林对于伊马替尼也并不是一窍不通。

在他的那个时代,他也是看过《我不是药神》的,知道这种药是一种叫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很多抗肿瘤的药也都是这个系列,只是不同的衍生物罢了。

慢慢尝试呗。

有目标,有方向,剩下的就是试错的过程了。

反正,沈光林实验室不差钱,而且他的实验室里也不差人,无论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各个专业的人有的是。

慢慢来吧。

制药环节上的第一步,是药物靶点的选择。

只有靶点选择好了,才有药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行下去。

而关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靶点,沈光林早就已经找好了。

从这里来说,他比大多数竞争者都厉害,百米比赛,他至少提前了70米。

沈光林一开始就说了,咱们采用酶做为作用靶点!

只要找到一种特定的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病变白细胞的复制,药品就成功了。

而且,白血病是很特殊的单个基因变异导致的病变,不象其他肿瘤或者癌症那么复杂,所以,只要找到这种抑制剂,那研发就成功了。

成功就是如此的简单而顺滑。

项目还没开始,沈某人就已经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论断。

他做这个论断的时候,想的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有没有那个范?

发蜡,背头,红烧肉,还差一包烟。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

沈光林实验室的人统计过了,在所有的药物中,有超过50%的药物是以受体为作用靶点的。

而采用受体成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作用靶点,这是一般传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咱不选它;

除了传统靶点之外,也还有超过20%的药物是以酶为作用靶点的,特别是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白血病的治疗从这里面选择,是很明智的决定;

当然,还有6%左右的药物是以离子通道为作用靶点,关于离子通道的研究,沈某人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积累,虽然它也是当前的热点,但是影响力不够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