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零三章 说服(2/3)

/>

克隆牛,这个意义可就更非凡了,简直是轰动爆炸性的。

随着克隆牛的成功,即使作为外行人,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在克隆人上面,已经不存在技术难度了吧。

沈光林实验室开发的克隆牛技术,在实验难度上确实并不算难,也确实有一些取巧的成分在里面。

只能说,沈某人实验过程设计的精巧。

毕竟,克隆就是克隆,这可不是胚胎细胞的分割,这是真正的体细胞移植。

用体细胞培育出完整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发明。

其实,在完成克隆哺乳动物之前,克隆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从微生物到浮游生物,再到鱼类,再到两栖类。

但是,最近几十年,哺乳动物的克隆,生物学界一直都没有能够实现。

为什么就让沈光林这样一个物理学家给实现了呢。

华夏上一个生物大拿童第周先生就完成了金鱼和青蛙的克隆,当时采用的技术也是换卵。

小学课本上还有一篇文章,就叫做《童第周》,好像讲的就是童先生在比利时留学给青蛙卵脱膜的故事。

不过,其他物种的克隆,只是生物发展历史上的一种递进。

只有克隆牛,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克隆的本质,重塑了克隆的意义。

因为就是它,也让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比如,万一,克隆出了人......

一些逝去的伟大人物是不是可以复活;如果有一个绝色女子,是不是就能克隆一堆出来;一些人已经濒临死亡了,是不是可以通过克隆技术获得新生。

人的头和大脑移植如果能够实现,是不是就可以通过反复克隆获得永生了?

器官移植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据说,早在民国时期,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先生就把猩猩的高丸移植到自己体内,然后排异反应挂了。

克隆,打开了生物的另一扇门。

现在,沈光林都有了一个称呼,叫做:科学界的敲门人。

他敲开了纳米科技的大门,敲开了量子通讯的大门,敲开了高温超导体研究的大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从沈光林打开了克隆的这扇大门之后,世界上陆续传来了克隆成功的消息.

英吉利科学家成功的克隆出了羊,取名叫做多利,扶桑科学家克隆出的动物就更多了,兔子,狗,猪......

因此,这次大会,生物方面的讨论也会提及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任命沈光林做生物组的组长,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朱先生这次专门来看克隆牛,其实就是想听听沈光林自己是个什么看法。

虽然你物理很是厉害,但还是做一名生物学家吧。

长城生物科技公司到了。

大门口还有专人值守,再也不是普通的保安了,而是武警。

现在,生物科技公司是创汇不多,不过它终于成了香饽饽,至少是京城市政府的香饽饽。

如今抗虫棉技术和克隆牛技术都掌握在这个基地,大家不上心也不行。

其实,沈光林自己都有段时间没来这里了,他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初冬,如今已经是初春了。

来看克隆牛的人太多,这里也形成了一种流程。

大家看过翠花的长势,普遍议论纷纷,到现在都感觉神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