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港商(2/3)

好城市,那里可是有常春藤名校哈佛和理工科名校。”

沈光林对自己就读于哪个的学校笑而不语,反而说起了常春藤联盟。

“花旗国大学组建的常春藤是个体育组织,因为他们体育太菜,因此组了局自己玩,我们也叫他们“菜鸡互啄联盟”。”

“菜鸡互啄?有意思。”

两个人随即聊起了更多留学国外的一些其他轶闻。

不过沈光林就只是倾听者,偶尔插下嘴,就像一个捧哏的相声演员那样敬业。

说起体育,两个人自然聊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

“沈生喜欢什么运动?”大刘问道。

“高尔夫。”沈关林不加思索的回答。

大刘顿时感觉找到了知己:“哎呀,好巧,我也喜欢。”

“我当然知道你喜欢高尔夫,高尔夫属于高分子材料,弹性极好,不但能当球大打,用起别的用途来也很好用。”

“怎么用?”

“堵下水道。”

……

两个人互相道别,大刘继续他的祖产搬迁事业,沈光林一边组织人手将已经做好的衣服打包,另一边在做着投资计划。

他真的准备在深城建厂了。

之所以不去老王工作的羊城,是因为羊城想发展起来还需要几年时间。

有个机会,羊城和深城你选哪里?

事情办完就要早点回去,跟学校请假的时间不能太长,但是要办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一定要抓点紧。

沈光林一行人的下一站就是深城。

深城经济特区和深城是两个概念。

深城经济特区的面积只局限在南山,福田,罗湖,盐田这四个地方,这里现在也被称作关内,其他地方统统被叫做关外。

这四个区的面积加起来是327.5平方公里,周围有铁丝网,边防站,检查站等种种隔离措施。

普通人想翻越这里,还真的不如从大海那里游过去。

沈光林他们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就是对接深城的招商部门了。

从罗湖火车站出来,入了海关就回到了深城地界。

一跨上深城的领界,苏有朋瞬间活过来了,似乎,这里才是他的地盘。

跟在香江的唯唯诺诺相比,在深城的他更显得意气风发。

在这里他是主场,在香江不是。

在苏有朋的安排下,沈光林先去看了他们的进货场地。

其实进货点就在盐田,距离梧桐山不远,这个年代,香江货大部分都是从罗湖的中英街流窜出来的。

中英街现在是局部封闭的,只有部分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才能进入。

以前的苏有朋当然不能,不过现在的他已经可以了,因为他是“香江人”了。

沈光林没有使用自己的香江身份,他舍不得自己的京城户口。

三人有通行证,本来就可以进入中英街。

这里开有好多店铺,都是面向大陆的,他们出售各种物品,而购买单位也大都是国内的各机构,个人很少。

要从1980年以后,才会有大批的游客获准进入这里,这种盛况会一直持续到1997年,从那之后这里的地位才会逐年下降。

看过了中英街,就要找政府谈投资计划了。

投机计划书当然是沈光林自己编写的。

这个年代还没有网络,也没有模板,不过沈光林看过不少类似的计划书,大致格式和内容还是了解的,编造出来并不难。

毕竟,想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要讲一个好故事。

沈光林的计划书做的相当大气和漂亮,处处显着专业范。

意向“投资者”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