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出游遇情敌(2/4)

工厂试制成功。

产品被送到京城纤维厂一次抽丝成功,这是第一批国产尼龙问世。

因为它诞生在锦西化工厂,所以这种合成纤维后来就被国内命名为“锦纶“。

同学们谁想钓鱼的都可以参与进来,还可以顺便整点鲜活水产品烤着吃。

在京城适合钓鱼和春游的地点还是比较好选的,距离学校最近的地点就在101中学附近的圆明园。

未名湖也有鱼,不过在自家校园里搞这些好像不好。

圆明园遗址中就有一个大湖,只要交钱就是可以钓鱼的,即使在后世,也有人偷偷过去夜钓。

能够选在周末集体出游,同学们都很兴奋,不少诗人已经提前“即兴挥毫”好了,就等当日发挥变现。

沈光林早就发现了,在这个年代,诗人遍地走,李白多如狗。

不少同学说,沈老师虽然穿着洋气,长得也帅,但他不会做诗呀,缺乏革命主义浪漫情怀。

沈老师确实不会做诗,也看不上,但是他会钓鱼。

他的鱼塘里曾经养了好多鱼,有国内常见的青草鲢鳙金鱼锦鲤,也有来自国外的老毛子大马哈黑珍珠。

无论自己池塘里养的鱼还是别人水塘里游的鱼,只要有机会上手,沈光林统统都不放过。

沈光林的父亲老沈的爱好也是钓鱼,不过他是真的在钓鱼。

就是到青菜地挖蚯蚓那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词汇的意思都改变了。

这就跟“溜冰”一样,70后80后溜冰是在室外用脚穿着鞋溜的;90后00后溜冰是在室内用嘴对着瓶子溜的,完全是两种运动。

在沈光林很小的时候,老沈就带着儿子钓野塘了,这也是沈光林童年时光里练习钢琴画画羽毛球之余为数不多的乐趣。

后来,沈光林长大了,有感于钓鱼确实是项好运动,因此自己开办了鱼塘。

听说这次出游能够烧烤还能钓鱼,同学们的兴致果然很高。

大家带着各色物品兴高采烈的就出发了。

因为选址圆明园,从京城大学过去并不远,走路也就十几分钟路程。

等同学们大部队赶到的时候,沈老师已经把炭火升起来了,正在指挥小雨同学把牛肉切块,羊肉串串。

大家一番安营扎寨忙里忙外之后,不少同学开始了自己的才艺展示之旅。

这个年代的同学们怎么会这么有才的?

折柳枝脱了皮吹口哨算是最低级的;

钻孔做柳笛吹出节奏感来这是第二级的;

竟然还有人会用树枝折成草虫蚂蚱之类,这简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展示呀。

曾经的沈光林还以为自己很多才多艺呢,钢琴十级,绘画9年,羽毛球职业级,高尔夫,保龄球也都有一定的水平,结果到了这里压根没有任何可以展示的空间。

沈光林会弹钢琴吉他,而现场只有手风琴和口琴。

唱歌他也融入不进去。

因为同学们唱的歌曲他都不会。

传统歌曲不会,现在的“流行歌曲”也不会。

就连李莉同学都唱了一首他没有听过的“流行歌”:

“妹妹找哥泪花流,

不见哥哥心忧愁。

望穿双眼盼亲人,

花开花落几春秋。

啊…

花开花落几春秋,

当年抓丁哥出走,

背井离乡争自由。

如今山沟得解放,

盼哥回村报冤仇。”

......

还好沈老师会烧烤会钓鱼会讲笑话。

看着同学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