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章 我的常遇春为什么这么废(2/3)

,不论其他人如何看待,对他自己而言,都不枉在这个世界走一遭了!

一时间,朱武想到这些事情,深感使命重大,心中豪气顿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遥望天边血红色的残阳,朱武似乎看到了未来大地上燃起的战火。然而,此时他心中并无丝毫忐忑,甚至还有些跃跃欲试,期待在未来的战火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信念坚定,心中清明。朱武正想着以后规划,眼前突然出现一片明亮却不刺眼的白光,一个道袍云冠、面白细髯的人影,和自己融为一体。

来不及思索这是怎么回事,朱武只感觉自己附身他人,体验了他的经历:

此人出生在濠州定远一户朱姓人家,因为排行第五,被人称作朱五。由于家庭穷困,年龄很小的时候,他就以给人放牛为生,却从不忘学习。

渐渐地,乡人认为他有大志,对他多有优容,朱五的处境也一日好过一日,渐渐摆脱贫困。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朱五长大成人的时候,在他十七岁那年,濠州遭遇了一场大旱灾,蝗灾随之而来,带来一场大饥荒。饥荒之后遍地尸骸,无人收拾之下,濠州又爆发了一场瘟疫。

接连不断的灾难下,朱五的家人陆陆续续死亡,他自己在邻里帮助下安葬了父母兄妹后,只能和其他逃难的人一起,离开家乡逃荒。

只是,“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朱五虽然自幼遭受磨难,经历过许多世情,但在离开家乡后,却无法靠着这些东西在大灾之年谋生。

无奈之下,他只得在一座道观出家,做了一个道童。

似乎时来运转,朱五做了道童不久,就遇到一个在道观中挂单的云游道人。这道人对机敏好学的朱五很是另眼相待,不但教了他不少知识,还让朱五做了他的童子。

朱五感觉到他的看重,在那道人离开时,就随着离开道观。只是,因为天资不足,他虽然随道人云游三年,却始终未能成为入室弟子、学习到对方真传,反而学到了不少阵法和武功,练出一身本领。

就这样,三年过去,云游道人在一次外出没有回返后,朱五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朱武,在江湖中闯荡起来。

很快,因为足智多谋、亦能使两口双刀,朱武在江湖上崭露头角,名声流传开来。时间长了,他在江湖中也得了个绰号,唤作神机军师——

神机军师朱武的名号,就此传扬四方!

有了名声,朱武自然不满足于在江湖中闯荡。在听说当今皇帝尊信道教后,他和许多道士一样,去东京寻找机缘,寻找终南捷径。

只是,东京的道士很多,见到皇帝的却很少。朱武虽然和云游道人学了三年,学的却大多是阵法功诀,如何和那些自幼学习道法、将法术说得头头是道的人相比。

没过多久,朱武就因为戳穿他人法术、得罪了很多道士,被一些相信道士的权贵,驱逐出了东京。甚至在仓皇之下,他连返回老家濠州都来不及,只能来到京西,躲在山岭之中。

也就是在这里,朱武结识了陈达。陈达是河北相州人,这里古称邺城,遗留许多古风,乡间有古时武功流传。陈达在家乡学到一身好武艺,不但精通长枪,还练得一身好膂力,被人称作“跳涧虎”,武功极为高明。

朱武和陈达两人一见如故,在朱武的刻意结交下,两人很快结拜兄弟,相互扶持谋生。但是,一次外出时,陈达冲动之下犯了官司,让朱武受牵连下,不得不继续逃命。

两人一路向西,来到华州之时,又在这里遇到了同样吃了官司、不得不落草为寇的杨春。此人绰号“白花蛇”,也有一身好武艺。一番较量之后,杨春被朱武、陈达折服,又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