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8章 【挖老包墙角】(2/3)

960-1967)就使东瀛人的收入翻了一倍,比制定该计划时预计的时间缩短了3年。

造船业重要的一个成本,就是人工成本,所以受这方面影响,船只的建造费必定上涨。

不过,和欧美的造船成本一比较,东瀛造船业还是具备很大的优势。

东瀛的造船业优势有两个:

第一,技术和欧美一样,但是造船成本只有美利坚的80%,欧洲的90%。

第二,在东瀛购买的新船,东瀛厂家承诺,船只在全球任何地方出了事故,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往,进行维修。

正是因为这两个优势,到了六十年代末,东瀛的船厂订单纷纷爆满(也有受苏伊士运河关闭的影响),进而暂停接受订单。

谈价的时候,吴光耀和相川一郎两人你来我往,最终因为吴光耀是超级老主顾,相川一郎也就多收了500万美金,总计2.95亿美元。

......

生意谈好了,相川一郎特意为吴光耀准备了一个酒会。

这种酒会很纯粹,就是为吴光耀牵线,找一些需要油船的公司负责人来参加。

东瀛的这些输运公司或者石油公司,非常喜欢租赁港岛的船只,而不愿意购买船只;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及日本人筹集外汇比较困难。

当天晚上有两个重量级的公司,引起了吴光耀的重视;

为什么说是两个重要级的公司,因为吴光耀记得这两个公司,是后世包宇刚在70年代的两个大客户——东瀛轮船公司和山口气船公司。

而且吴光耀记得东瀛轮船公司似乎在70年代末破产了,让包宇刚损失上千万美元的租金。

这些年,环球航运把重心移到了欧美,因为那边价格更有赚头;

所以在东瀛的市场上,一直是抓住昭和能源、三井船舶等那几个老客户和一些散户;

所以造成了和东瀛轮船公司、山口气船公司的合作暂无。

不过,在1961年初订造的12艘10万吨的油船,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陆陆续续下水,所以也需要找寻新的客户。

东瀛人确实精明,东瀛轮船公司和山口气船公司,均表示有意租赁环球航运的船只,但是希望进行长租。

长租的价格便宜,欧美的船东一般不会这样租赁,都是按趟收费,遇到行情就待价而沽;

也只有港岛的船东才喜欢长租,特别是包宇刚;

本身港岛的价格就有优势,再加上廉价的长租,后世的包宇刚自然就成为了船王。

看着两个透着精密的日本人,吴光耀也开始算计。

这一世,因为吴光耀的出现,大大的打击了希腊、东瀛、港岛的其他船东;

吴光耀的船只增加了,那么这些人的船只就会比历史上少。

所以吴光耀根本不怕自己竞争不过这些人,比起希腊和东瀛的船东,吴光耀有价格优势;

比起董云浩、包宇刚、赵从衔等人,吴光耀有资金和先入局的优势。

比如在今天这个酒会上,吴光耀如果好好操作一番,既可以吃定这两家公司,又可以把包宇刚压下去。

“长租可以考虑,如果你们两家公司能吃下这12艘十万吨的油船,那么我们环球航运愿意给你们签订四年期的长期合同。”吴光耀很快就开口回答道。

吴光耀想的很明白,此时离第三次中东大战还有四年,自己和这些人签订个四年长租;

合同期一满,外面的运费已经暴涨了两三个月左右,到时候就是傻子也得给你签订按趟收费的合同。

而因为自己租给了这两家公司120万吨的油船,租期长达四年,那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