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一章 争论(2/2)

身份将有着极大的区别,转移出去之后,就意味着我们在北方市场将会失去先机,也无法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而且我们在香江已经生活数十年,这就是大家的根,也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一旦我们转移,那么只能够一条路走到黑,将在没有退路可言。”

而显然年轻一代并不认可陈志勇这番话,道亨银行董事局主席冯玉斌就出言反驳道:

“陈叔,我知道你曾经为民族和国家付出很多,你很多战友更是为此付出了生命,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你是绝对不会前往异国他乡,这我能够理解。

但为了东华会和我们各自家族更好的未来,我们不得不选择转移。

北方的风波已经持续将近一个月了,目前依旧没有任何要停下来的意思。

尽管现在依旧是将主要舆论放在日本资本上面,但我们东华会会不会成为对方接下来的目标,谁也不清楚。

北方有着十亿人口市场我承认,但一个很多产业进不去,即使进去盈利也无法转出的市场,对我们又有多少用。

而且我们很难预料三十多年前的事件是否会重演,我们可不想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产业,某天说不是我们的就不是我们的了。

我是支持国保哥想法的,与其留在香江处于不尴不尬的局面,不如全力进入马来,让其真正成为我们的基本盘。

我们东华会与其的关系,就应如同玫瑰财团与英伦,日本财团与日本,美国财团与美国。

我们现在这样脚踏多只船,是永远不可能有稳固的根基和靠山,就比如马来,我们户籍不在马来,家族也不常驻马来,马来政府和马来民众凭什么作为我们坚实后盾?

至于陈叔所说的退路,自从我们东华会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就早就没有什么退路可言,真到了陈叔说的程度,说不定最先清算我们各大家族的就是北方。”

在这方面,就是作为预备会员的陈宗学也反对自己父亲陈志勇的意见。

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爸,你们当初付出如此之多,然而得到的又是什么?

想想那些在反对侵略中的人员,又有多少现在连一块碑都没有,甚至一些连坟都被刨了。

你再想想曾经的调景岭,想想退到金三角那些人现在的情况,想想曾经辉煌的荣家留守大陆一支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生活情况。

历史虽然过去,但却不应该被遗忘,而是应该谨记这里面的教训。

哪怕现在北方荣家掌舵人又风声水起,但现在的荣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荣家了,我不希望我们家将来也遭受荣家十年二十年前遭受的磨难。”

潘笛生、雷兆光等年轻一代纷纷出言支持转移马来,让东华会在马来成为真正的东华财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