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九章蹊田夺牛(2/2)

博之人而不知,能如此轻松的引经据典说出合肥县的来历,可不是一般读书人能够做到的,即便是朝中的官员们也不一定有这般的学识吧?

陈琳也同样的惊诧,在他看来叶安在学识方面多重格物,对其他东西并不是很熟络,没想到今日倒是见识了他的真本事。

圣人曾经说过,叶安多有手段谋略,家学渊源高深,但文道匮乏,今日倒是推翻了他的认知。但这不是让众人惊奇的,叶安对合肥县的许多地方了若指掌,在包拯看来虽有出入,但却绝对是去过的人才知晓的事情,比如唐时修建的明教寺,叶安甚至能准确的说出其中的丈八铁佛!

其实不是叶安博文广知,而是他去过合肥巢湖,虽然相隔千年,但有些东西他还是知晓的,比如明教寺,寺庙虽然装修过里无数遍,但里面的那尊铁佛依旧让人惊叹于古人技法。

从一开始的拘谨,到畅聊之后的随行,包拯发现在叶安这里可以不用顾忌那些规矩和繁文缛节。

秦慕慕也在桌上,这多少还是让他有些拘束,他可从来没有在女人也在的桌上吃过饭,也不能说没有,嫂嫂待他极好,也曾留他用过饭的,可长嫂如母不可与当下相比。

秦慕慕却是不在意的,与陈琳和叶安说笑,并不会因为包拯的存在而拘束,相反而是招呼他吃菜,不必在意礼节。

包拯实在难以想象,眼前的夫妻二人一个是大宋的云中郡侯一个是阳城县君。

虽然率性随意,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却是出奇的守规矩,比如在酒桌上绝口不提政事,相反更热衷于天南海北的闲聊。

而更让包拯脸红的是,阳城县君居然问他可有中意的姑娘,家中可有婚配等等,这让包拯难以启齿。

但架不住秦慕慕的穷追猛打,最后红着脸道:“家中以有婚配,家父好友之女李氏…………”

谁知秦慕慕看了一眼叶安,叶安微微点头,秦慕慕根本就不是想为包拯做媒,而是看看这个包拯和历史上的是否一样。

作为历史系出身的叶安自然知道包拯的妻子是谁,只不过李氏早卒……恐怕过门之后便会命不久矣,但叶安却不好提醒,免得把人家吓着,更免得被陈琳当作“神算子”再请到刘娥那里“喝茶”。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